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和世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必须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二人团队而被世人铭记。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社会背景截然不同。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出生于特里尔(在当时的德国莱茵省),1883年病逝于伦敦。马克思曾在波恩和柏林学习法律,却被哲学和历史迷住了。他在研究中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用这种方法,所有事物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因为“合成”必然出现的冲突。
马克思似乎过着悲凉和孤苦的生活,即便生活条件不是真正贫穷,也很拮据。由于营养不良和生活条件恶劣,他的七个孩子有四个夭折,而他也深受影响。
马克思的妻子燕妮撰写和编辑了许多关于改革的文章的初稿,但她的实际投入有多大,没有人真正知道。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包括巴黎、罗马、柏林、维也纳、布拉格和布达佩斯)革命失败后的关键时期,恩格斯一直是马克思背后的支持者。作为纺织品制造商的儿子,恩格斯也是曼彻斯特一家工厂的所有者。他原本想成为一个小说家,但不得不遵从父亲的意愿,接手家族生意。事情就是这样开始转变的。
1842年,两人在柏林相识。两年后,也就是在巴黎,他们才开始了终生的合作。恩格斯向马克思介绍了工人阶级问题和政治科学领域的哲学发展方向。尽管如此,恩格斯始终认为马克思具有原创性。
恩格斯位于伦敦樱草山的房子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念而感到不安。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重新组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欧洲革命风起云涌的1848年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用德语写成,在伦敦印刷,1848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时被迅速翻译成法语,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
《共产党宣言》以一个著名的承诺开始:“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书中将社会描绘成一个“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整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令人难忘的一句话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正如恩格斯在1888年的《共产党宣言》的英文版前言中所言,这一观点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媲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进化的理论,这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生物学模型类似,其结论也是自然而然的。
恩格斯对阶级斗争的看法与人类进化相似。对他来说,阶级斗争就是社会在进化。15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产阶级或全职劳工所得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依然会在劳动者和社会弱势阶层中产生共鸣。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说,当我们研究新工业社会的特点时,我们看到资产阶级已经确立了自己在现代国家的最高权力。
他们管理政府,把政府变成“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这句话也仍然在社会中引起共鸣。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斗争理论。因宣传革命,马克思受到资产阶级敌视。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巴黎后,他宣称自己是“世界公民”。
马克思曾经在布鲁塞尔短暂定居。
马克思与俄国革命家和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巴枯宁发生过争执,尤其是关于共产主义先锋队是迎来没有阶级的社会,还是会沦为腐败、残酷、无能的官僚机构。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马克思为人们展示了新的形象,这让他在德国很“不受欢迎”。1849年,马克思一家回到了伦敦,马克思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号召被资本家残酷剥削的工人们奋起反抗。
卡尔·马克思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墓碑这是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伦敦黑色撒旦工厂;在严酷的工作场所,奥利弗·崔斯特想要更多的粥被拒绝;在伦敦,赤脚的孩子们挣扎着自食其力。
雕刻作品展示了19世纪伦敦的贫困状况。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果酱工厂里,女性工人占主导地位——这似乎是一项令人感到闷热的危险而又艰苦的工作。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关心的不是人类故事,而是社会如何发展变化。
他们的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起来斗争,反抗自己的命运。但是,恩格斯自己是一个工厂主,在某种程度上,他因个人经历而感到痛苦。在去世前,他认为自己是“那个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性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认为资本主义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会被共产主义取代。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