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法则

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法则”,在他和现在的很多人看来,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他严谨地表示:

A等于A——同一律

A不等于非A——矛盾律

A等于A或非A,不能同时等于A和非A。

事实上,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这样的法则就已经成形,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尤其是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的观点。巴门尼德在公元前5世纪,构想了第二条法则:“那些不存在的东西会阻碍你的思维,但永远不会占据上风。”

思维法则 - 图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将一切事物看成在不断变化,这是认识宇宙的一把钥匙。

不能说一件东西既是“白的”又是“非白的”,这已经没有什么争议,而当时巴门尼德的法则代表了打破常规的激进思想。

那时,人们看待自然如同一股动量流,随着一定规律变化,成为对立面。这种看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赫拉克利特认为,既然事物变化了,就会包含曾经没有的东西。只有形成这种对立,才能被称为变化。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在古代中国文本和北美印第安霍皮人那里可以找到共鸣,霍皮人曾经说:“冷变暖,暖变冷,湿变干,干变湿。”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罗素的学生,两人彼此不喜欢对方),开始赞同罗素在语言上的观点,这也是存在已久的传统观点,但他后来认为语言要复杂得多。

思维法则 - 图2 美国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岩画中的螺旋形,可能代表一个叫锡帕普(Sipapu)的地方,霍皮人认为那里是他们的起源地。

维特根斯坦的第二本书《哲学研究》,主要收录了他在讲课时提及的趣闻逸事,摒弃了早期作品《逻辑哲学论》中东方人的观念

有关词语和语言体现真实事物的哲学思索可能最早源于东方,而不是西方。

大约在公元前380年,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名家学派就开始探索词语与世界的关系。而在印度,波你尼写于大约公元前350年的梵语语法书籍,使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对语法、词形和词汇进行研究,与今天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类似。

波你尼的作品被称为《波你尼经》或《八章经》,包含3959条规则,分成八章,每章又分为四个部分。

这项重要的工作在400年后被钵颠阇利的《大疏》(对《八章经》的注释,被认为有多位作者)追随,书中也讨论了意义的本质。

思维法则 - 图3 9世纪柬埔寨印度教寺庙里的梵文铭文

的大部分传统观点。他的第一本书有一系列关于伪几何证明的内容,第二本书则讨论了语义学、逻辑学、数学哲学、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等领域的大部分问题。

维特根斯坦用更加成熟的方式看待问题,认为多数哲学问题源于对语言本质的过分执着,那样做会过于狭隘,不能用词语来解释事物的多样性。

维特根斯坦有些极端,甚至有点疯狂,让周围的人因敬畏而缄默不语。与苏格拉底式对话不同,维特根斯坦发言时,其他人在记笔记。

思维法则 - 图4 与苏格拉底不同,维特根斯坦不喜欢对话形式,更愿意进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