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观念
人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经验在这张纸上写出了美丽的故事。在洛克时代,这种说法不仅新奇,而且在政治上显得很极端。
洛克同样对形而上学兴趣全无,他在写给朋友讨论莱布尼茨最新理论的信中说:“你和我可受够这种把戏了。”
洛克的方法在本质上就是细心技师的方法,他一点也不认为自己是伟大的理论家。
经验主义理论非常适合这种心态,其核心思想是知识不过是从日常的无聊经验中拼凑而来的。因为我们只能用“观念”来思考,而且所有观念都是从以前的感官认知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洛克认为我们所有的思想也都来自感官。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观念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几个世纪以来,经院哲学家(追随古代先贤)已经建立了他们的理论系统,却是基于与洛克相反的一种假设:假设人类意识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了解所有重要的真理。
柏拉图认真反驳过“感官才是‘真正知识’的来源”这种观点,他相信感官反而是个问题——是错误的根源。
知识仅限于我们以前的经验,洛克这种观点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就算假设人的意识能够知道表面上没有经历或者不可能经历的事物(例如创造性地合并两种经历过的属性,洛克认为这能“部分解决问题”),这也明显不会令人信服。在其作品的某些地方,洛克似乎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知识在意识中重铸,可以产生新的知识类别。
这样可以产生直觉的知识(例如,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存在这类知识)和“解证的知识”,包括数学关系和上帝存在之类的知识。[3]
还有一个问题:感官经验,也就是内部的意识体验,由外部的“不管什么事物”引起,洛克假设这些经验跟那些外部事物之间以某种直接的、一致的方式相互对应。但是,他没有办法证明这一点。
洛克认为,像数学这种解证的知识与直觉的知识是不同的。 苏格兰历史学家、外交家和哲学家大卫·休谟正如笛卡儿提醒过的那样,在许多方面,感觉可能是靠不住的信使。在经验主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答案。大卫·休谟用了一些时间,或多或少证明了感觉与基础现实没有任何逻辑联系,而贝克莱主教则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额外创造逻辑联系这个理论层面。
相关辩论可以概括为争论“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笛卡儿将两者完全分开,而洛克非常优雅、简洁地将两者重新连接起来,但又造成了一个悖论。即使在今天,事物也似乎是虚构的:桌子其实是无色的,而且人们很快就认识到硬度、尺寸等第一性质也是虚幻的,在显微镜下会全部消失。
而且,意识并不简单——需要有新产生的印象不断流入(同时将过去的感觉保留在记忆中),还需要用来理解大量信息的处理系统。除感觉和记忆外,意识里还有什么呢?
乔治·贝克莱主教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相当戏剧性的答案。
贝克莱是一位非常微妙的思想家。他挑战洛克和牛顿的唯物主义,并将逻辑的严密性应用其中。他坚持认为,物体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我们意识中的印象才是真实的。
18世纪的一幅乔治·贝克莱主教蚀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