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和真理

柏拉图和真理 - 图1 济慈将柏拉图的作品《希腊古翁颂》重新进行了创作。

巴门尼德坚持终极“真理”,显然让柏拉图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柏拉图将巴门尼德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理论,使这位年长的哲学家成为他至少三篇对话作品中的主角。

这三篇对话中的一篇便是以这位年长的哲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巴门尼德》;另一篇是《国家》;而第三篇则公开讨论真理的本质,名为《智者》。柏拉图后来追随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试图用“真、善、美”来改造哲学。在柏拉图的对话作品中,真理是一束光,通过善和美向人类揭示世界的真相。柏拉图还将巴门尼德的长篇诗作改编创作成了散文,约翰·济慈又将柏拉图的作品改编创作为一首诗。约翰·济慈在《希腊古翁颂》(“1819年的几首伟大颂歌”之一,还有《慵懒颂》《忧郁颂》和《夜莺颂》)中写道:“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包括你们所知道和你们该知道的事情。”

济慈通常被称为理想主义者。鉴于有各种各样的真理被提出——人本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短暂真理,事实真相、逻辑真相、推理真相,以及通过科学研究发现的——哲学家们认为需要有一系列不同的,甚至可能相反的标准来评价这些主张。

柏拉图和真理 - 图2 芝诺以其悖论跻身于古希腊哲学家之列。

即便在今天,这听起来也很激进;实际上,这也是早期哲学家们争论和认同的东西。例如,芝诺用他的悖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待问题实质的方式,展示出即使常识性的假设,也会让我们陷入荒谬之中。

芝诺悖论大部分是关于数字和几何学中的属性——特别是无穷大和零的奇特属性。这些都是数学概念,很容易给出循环的或者同义反复的解释。

芝诺悖论阐述了这种快速的未经思考的反应必然会导致矛盾的不合理的结果。

根据芝诺悖论,我们去思考阿喀琉斯为何不可能追上乌龟,以及“飞箭”为何在每一瞬间都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