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家统一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白澳政策”的确立

一、大战前夕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由于全国统一政府的建立,各州间关税壁垒彻底消除了,从而出现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市场,这有利于国内资金的统一使用和国内资源的统一开发。此外,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关税保护政策,加速了国内经济的薄弱环节加工工业的发展。这样,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呈现出较大幅度上升的势头。

畜牧业在这一历史时期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支柱,它的状况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经济部门的命运。其养羊业,到 1910 年,拥有羊只高达 9688.6234

万只,羊毛产量 79839 万磅。其养牛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到 1910 年,有牛

1174.5 万头,从而澳大利亚成了世界牛肉、牛油主要生产国之一。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从1900—1901 年度的 881.4 万英亩上升到 1910—1911 年度的 1189 万英亩,仅

十年就扩大了 308 万多英亩。农业产值亦有大幅度增长,如 1900 年,农业产

值为 1230 万英镑,1914 年为 2740 万英镑,比 1900 年翻了一番还要多。粮食产量,以小麦计,1902 年已达 3900 万蒲式耳①,1912 年高达 7200 万蒲式耳,十年之内增长 85%。进入20 世纪后,澳大利亚成了世界重要产麦国之一, 小麦大批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采矿业是澳大利亚国民经济另一重要支柱。在 1901—1914 年间,澳大利亚采矿业仍以采黄金为主,但由于其他矿业部门的发展,采金业在整个采矿业中的比率有所下降。1910 年,黄金产值为 1156 万英镑,是年,澳大利亚整个矿业产值为 2303 万镑,黄金产值占矿业总产值的 50%以上。这时矿业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多样化,银、铅、铜、锌、铁、煤及其他矿业产品相继投入市场,并有了相当的发展,如铁矿产值,1910 年是 1901 年的 11 倍,

1910 年的锌产值为 1900 年的 32.5 倍。经多年勘察表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煤铁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工业发展上。由于澳大利亚缺乏主要重工业部门,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尤其没有精密机器制造业。澳大利亚的加工业是以轻工业为主,主要限于食品加工业和其他初级产品工业,如羊毛洗涤业、制靴鞋业、肉类和水果罐头业、锯木业、制砖业、糖果业、面粉业、服装业,等等。但工业设备和技术十分落后,工厂规模亦小,并主要集中在悉尼、墨尔本、阿德雷德及其他州的首府。虽然如此,但工业产值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00—1901 年度工业产值为 6465.1 万英镑,1913—1914 年度上升为 16398.4 万英镑,提高了近 1.5 倍。

澳大利亚的冶金工业虽然处于初创阶段,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07 年产铁 1.9 万吨,钢 6000 吨,1910 年分别为 4 万吨和 8000 吨,1914 年产铁

7.5 万吨,产钢 1.4 万吨。钢铁工业的发展是澳大利亚经济振兴的重要标志。当时著名的钢铁企业是里斯哥钢铁公司。

对外贸易亦有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大批农牧产品,如小麦、冷冻牛羊肉、羊毛出口增多。第二,黄金出口较 19 世纪末有较大增长, 这是因为在西澳大利亚发现大金矿,澳大利亚因而又成了世界产金大国,同

① 一蒲式耳(英制)=36 升。

时铁、银、铜等产品开始有一定数量的出口。第三,由于进行工业化,引进的技术、设备日益增多;第四,进入 20 世纪后,澳大利亚大规模建造铁路,

大量进口钢铁。1902 年出口贸易额为 1 亿澳元,进口贸易额为 7600 万澳元。

到 1912 年分别上升为 1.5800 亿澳元和 1.2200 亿澳元。这时澳大利亚是一个顺差国家。

在 1901—1914 年间,澳大利亚发展交通运输业仍以建筑铁路为主,从

1902 年到 1912 年共建筑了 4000 英里①的铁路。从 1912 年开始修建横穿澳洲大陆的铁路,由奥古斯塔港至卡尔古利。1917 年完成了这条长达 1700 余公里的铁路。这样,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从悉尼和布里斯班经墨尔本和阿得雷德直达西部地区重镇佩思,从而有机地联结了起来。这条铁路的修通对澳大利亚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为了开发北部地区还修筑了从达尔文港至伯德姆长达 320 公里铁路。

这一历史时期的澳大利亚社会经济,仍残存有殖民地痕迹,所谓“殖民地痕迹”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对英国的依赖。工业资金、设备、技术都要靠英国提供。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因而在对外贸易上,出口农牧业产品和矿产品, 而进口主要是加工业产品,从经济结构上看,农牧业和矿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工业所占比重则很小。以 1912 年计,国民生产总值为

73300 万澳元,而工业净产值仅为 10830 万澳元,占 15%还弱,由此观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还仍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但它已展示了由农牧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前景。

1901 年后,澳大利亚人口有所增长,如该年人口为 377.2 万人,1912

年上升为 457.4 万人,净增 80.2 万人,较 19 世纪下半叶人口增长率显著地

下降了,这是由于从 1901 年开始强力推行“白澳政策”所致。这一历史时期, 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澳大利亚出生的人口增多,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 80%;大约有 1/3—1/2 的人口住在城市中;有色人种人口的比率和绝对人数都在急剧减少。所有这些变化对澳大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