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派斗争与孟席斯政府下台

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澳大利亚几乎没有战争紧迫感,因而党派斗争仍十分激烈。乡村党领袖佩季强烈反对孟席斯任总理,甚至孟席斯领导的统一党内也有不少人反对他任该党领袖。澳大利亚工党在 1940 年 4 月也发生了分裂。这时党内出现了一个自称反共产主义的澳大利亚工党,其中大部分人是新南威尔士的兰格的追随着。此外,在工人运动中还出现了一个“新南威尔士党”,其中大部分人是倾向进步的分子,其领袖为 W.J.麦克凯尔。工人运动的分裂,对工党十分不利。

1940 年是澳大利亚大选年,并确定大选在 9 月 21 日举行。经过一番明

争暗斗,大选结果对执政党不利,但工党也未获胜。在众议院,统一党得 23

席,乡村党得 13 席,工党得 32 席,兰格工党 4 席,无党派 2 席。这样,统

一党和乡村党在议会中为 36 席,而工党和兰格工党合起来也是 36 席。无党

派的 2 席:科尔斯通常是支持统一党的,威尔逊是支持乡村党的。在参议院

中,联合党(统一党和乡村党)为 19 席,①工党为 17 席。在新政府尚末正式

① 联合党是指乡村党和统一党,因它们长期联合执政,故名。

组成前,联合党分别召开了决策会议。乡村党决策会议斗争十分激烈,斗争结果,法登取代卡麦隆而为该党“临时领袖”。

两党决策会议后,10 月 28 日,新的孟席斯政府宣誓就职,新内阁主要成员是:财政部长法登、总检察长兼海军部长休斯、航空部长麦克伊文、内政部长 H.S.佛尔、陆军部长皮尔西·斯宾德(无党派人士)。这几位部长是战时内阁的核心。令孟席斯十分棘手的是佩季仍是内阁成员,出任商业部长。

新政府建立后不久采取的重大措施有三项:一项是建立了上文提到的军事顾问委员会,参加该委员会内阁成员有孟席斯、法登、休斯和斯宾德,工党有柯亭、福特、马金和比斯莱(实际上他是兰格工党的代表)。第二项措施是在 1941 年元月开始相继向美国、中国和日本派遣使节。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空前创举。孟席斯委派澳著名政治家 R.G.凯西为首任驻美大使,同年委派约翰·莱萨姆为驻日公使和委派弗里德利希·埃格莱斯顿为驻中国公使。第三项措施通过禁止共产党合法存在的法律,宣布共产党非法,为了打击澳共,把澳共和法西斯党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