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澳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新建的联邦政府为使国家法制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白澳政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它是澳大利亚自建国以来长期推行的基本国策。所谓“白澳政策”是指只允许欧洲白人(主要是不列颠人和爱尔兰人), 而不允许或限制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政策。澳大利亚之所以推行这样的政策是有其历史渊源的。“白澳政策”最早是在新南威尔士出现的。19 世纪 40 年代,新南威尔士农牧业迅速发展,极感劳动力缺乏,而牧放牛羊和垦殖农田的犯人不仅不可靠,且日益减少,后来流犯制在这里遭禁止,因而便雇佣劳工,即有色人种来搞农牧业。当时澳洲人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有色人种进澳后势必和白人通婚,这既会混杂英人血统,又会降低白人生活水平。此种观点随着移入的有色人种的增多而日益明朗化。19 世纪 50 年代,澳大利亚兴起“淘金热”,华人自印尼进入澳洲采金,多时达数万人。华人的大批涌入更加强了推行“白澳政策”的思想,因而在 19 世纪 50—60 年代多次发生排华暴行。一系列排华暴行的发生,标志

① 每英里=1.609 公里。

“白澳政策”已初具轮廓。例如 1857 年,一个叫约·帕斯科·福克纳的人要求维多利亚立法议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限制华人移入的法案,并且提出“有效地防止澳大利亚福地的金矿变成中国皇帝和亚洲蒙古人、鞑靼部落的财产”。白人采金工人亦对中国采金者无理地加以责难。

从 1863 年起,在昆士兰的甘蔗和棉花种植业中广泛使用喀纳喀人

(Kanaks),到 1901 年“白澳政策”出笼时约有 6 万这样的劳动力。他们是由所谓“黑鸟喂养者”(Blackbirders)的人贩子从太平洋岛屿上贩运来的。据考证,大部分喀纳喀人原系今瓦努阿图群岛上的居民。从种族上说,喀纳喀人属美拉尼西亚黑人。喀纳喀人在美拉尼西亚语中意为“男人”。他们是由人贩子用船运到昆士兰来的,第一批喀纳喀人是在 1863 年运来的。他们来后对开发昆士兰殖民区,尤其对这里的制糖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白人劳动力缺乏,而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甘蔗和棉花,白人吃不了这样的苦。到 20 世纪,黑人的劳动已奠定了澳大利亚制糖业基础,白人对喀纳喀人的劳动不那么急需了,便用“白澳政策”来驱逐他们。为此,他们制造出种种理由,终于促使以民族和种族歧视为基础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白澳政策” 的出笼。

持“白澳政策”观点的人不仅认为有色人种进入澳大利亚会减少白人的就业机会和导致白人工资和生活水平的降低,而且还认为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黑人处于奴隶或半奴隶地位,来澳后会造成新的阶级矛盾,以致引起社会动乱。他们顽固地胡说什么引进有色人种,会使澳大利亚形成为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因而形成民族矛盾和种族矛盾,导致社会动乱。此外还有一些宗教人士和人道主义者认为贩卖黑人和引进华工是人为地制造新的奴隶制,是不名誉的生意,是侵犯人权的罪恶行为,因此他们写文章,著书立说予以谴责。

倡导这种政策最有力的是澳大利亚白种工人和工党。当时的《布里斯班工人报》曾写道:“澳大利亚一定要避免有色人种的祸害⋯⋯,不然的话, 它就变成一个杂种人的国家,因种族纷争而动乱不安,因工业竞争而受摧残, 贫民充斥,并为律师、银行家、商业冒险家和金融冒险家结成的派系所统治。” 当时很有影响的《新闻公报》甚至提出了“一个民族、一个政府、一个大陆” 的口号。

“白澳政策”并不是具体法律,而是联邦政府推行的一种理论原则,是用以作为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早在殖民地时期,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当局都制定过限制以至禁止非欧洲移民进入澳大利亚的法律,不过那时这些法律并不是非常有效力的,因为六个殖民区各自为政,法律也不统一。然而,澳大利亚统一后,其情况就不同了。在联邦第一届国会所通过的《邮电法案》、

《限制移民法案》和《太平洋岛屿移民法案》中都包含了排斥有色人种的规定,这些法案使“白澳政策”具有全国性,并使之法律化。

《邮电法案》是联邦政府在 1901 年 6 月首先通过的法案。在 6 月中旬第二读时,西澳大利亚议员斯坦尼福·斯密建议该法案应补充一条:凡接受联邦邮政补助金的船只,不论其是否在澳大利亚注册,只应雇佣白人劳工。这条动议被国会接受,即《邮电法案》中的第 15 条。不准雇佣有色劳工,这显然是“白澳政策”的具体体现。斯密是关税保护派的激进分子,又是最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后来加入了工党。

1901 年 8 月,联邦第一届国会又通过了充满种族主义的《限制移民入境

法案》。该法案是政府制定的体现“白澳政策”的主要法律。它是由联邦总理巴顿起草的。他在起草该法案时,遭到了英国保守党人、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的批评。张伯伦热切地希望澳大利亚的这一立法,不要触犯帝国的其他成员国,尤其不应触怒印度人。他也希望不要因此而触怒日本人,因为英国正和日本谈判结盟的问题。虽然这样,但巴顿政府的一个重要成员迪金在向

众议院提出《限制移民入境法案》时仍强调,这一法案将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命运和性质。在众议院表决时,除两名议员投票反对外,其余均投赞成票, 得以通过。

巴顿在制定的移民法中,规定对任何申请入境的移民必须进行英语测试,在联邦海关局的官员监督下移民要默写出 50 个英语单词,不及格者不准

许入境。这曾是南非纳塔尔殖民当局在 1897 年采取的办法,现在种族主义者把它引进澳大利亚。

后来,怕这样的规定引起欧洲国家的不满,便又修改了移民法,新的移民法规定,凡申请进入澳大利亚境内的移民要测试一种欧洲语言。1905 年再次修改《限制移民入境法案》,规定要测试的语言不仅是欧洲语言,而是指定的语言。这样,印度和日本的移民,诸如留学生、游客和商人可获准入境了,并把留居期限定为五年。澳大利亚政府之所以一再修改移民法,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怕帝国的成员国、盟国和友好国家的强烈反对,另一方面也是怕帝国境内的黑人和美国黑人大批移入。

这样,不断修改的《限制移民入境法案》成了主要是限制华人和黑人的法案了,因此中国政府一再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和照会。澳大利亚政府在英国的压力下于 1912 年也允准中国人享有印度人和日本人同样的权利。

在移民法一再修改的过程中,澳大利亚歧视有色人种的狂热分子持坚决反对修改该法案,其中著名的有工党领袖休斯和萨尔蒙等议员。总之,当时的一些工党议员是支持种族歧视的狂热分子。在议会中只有一个名叫阿瑟·布鲁斯·斯密的自由贸易派议员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他支持修改移民法。

“白澳政策”亦是针对太平洋诸岛土著黑人的。1901 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太平洋岛屿劳工法案》。法案规定, 1904 年后再也不引进喀纳喀人劳动力,1906 年后,在澳大利亚的所有喀纳喀人都勒令遣送回原岛。由于很难找到每个喀纳喀人原来居住的岛屿,甚至不可能找到, 因此害怕,如果遣送到不是原来居住的地方,喀纳喀人会有遭到虐待,以致被残杀的危险。加之,与制糖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保守党人和那些投资农牧业的人都坚决反对这个法案。故一再修改《太平洋岛屿劳工法案》,规定凡属于找不到原岛屿的喀纳喀移民,可继续留居。

“白澳政策”还包含在联邦国会所通过的其他一些法律里。1902 年通过的《联邦选举条例》规定,任何居住在澳大利亚的本地土人、亚洲人、非洲人和太平洋诸岛上的土人(新西兰毛利人除外),不得列入选民名册。又如, 1908 年联邦政府颁布的《残废恤金和养老金条例》也对澳大利亚土人、亚洲人(在澳大利亚出生的除外)做了具体的规定:他们一律无权领取残废恤金和养老金。甚至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颁布的《剪毛工人待遇条例》规定中国工人和白种工人不准同住一室内。澳大利亚的工会章程明确规定不准亚洲人、混血儿和澳洲土人加入工会。这样,澳大利亚建国后就把“白澳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澳大利亚人口的增长是在这样的国策下进行的。

自 1901 年推行“白澳政策”以来,进入澳大利亚境内的移民几乎全是欧

洲人,来自英伦三岛的移民占绝大多数。移民数量和 19 世纪下半叶相比大幅度减少。1906—1915 年,进入澳大利亚的移民计有 19.4 万人,1851—1860 年的移民为 60.14 万人。而在这 19.4 万人中,竟有 16.2 万人是属于资助移民,占移民总数的 83%。

这时期的移民有下列特点:首先,移民中有不少富商巨贾,他们带来巨额资金,并投入到澳大利亚工农牧业中。其次,移民中熟练技术工人、知识阶层、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所占的比率较前有很大提高,就是说移民的素质有所提高。第三,移民中服务行业、勤杂人员、非熟练技术工人所占比率较前相对下降。

由于西澳大利亚发现了大金矿,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等州有大批人口移入西澳大利亚淘金,因而出现了这样现象,东部广大地区人口急剧减少,而西澳大利亚的人口却大幅度增加,到 20 世纪初增加了两倍多。澳大利亚内部出现的人口大流动,使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极感劳动力的缺乏,从而成为澳大利亚政府大规模资助来澳移民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