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40 年工业发展状况①
年代 工业总产值 %
1931 |
290 | 798 |
564 |
100 |
---|---|---|---|---|
1932 |
281 | 645 |
785 |
93 |
1933 |
304 | 797 |
865 |
104 |
1934 |
330 | 134 |
060 |
114 |
1935 |
364 | 912 |
421 |
125.8 |
1940 |
644 | 794 |
908 |
222 |
从 1931—1940 年这十年间,澳大利亚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1.22 倍。
澳大利亚工业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到二战前夕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澳大利亚拥有多种工业部门:矿石、玻璃、化学、钢铁、纺织、制革、服装、制烟、制酒、木材、傢具、造纸、印刷、电气、橡胶,甚至还有乐器、珠宝、磁器,等等。且技术工艺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亦显著提高。
工农业的发展必然会给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动力。到 1938 年,澳大
利亚已拥有铁路 43828.7 公里,是年货运量达 3323.8 万吨,客运量高达 38486
万人次。铁路职工人数为 10 万余人。此外还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到 1938
年共有公路达 775028 公里,拥有各种汽车近 90 万辆。
到二战前夕,澳大利亚在航空和航海方面亦有巨大发展。航空事业发展尤为迅速,如 1938 年民航客运量 147919 人次,货运量达 7865.4 吨,邮件
运量亦达 3356.6 吨以上。同时国内建立了较完整的航运网,民航机全年飞行
路程近 30 万公里。国内各主要城市均通航,国外航空亦开辟,可远航至英国和美国。澳大利亚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国家之一,加之同母国远隔三大洋, 往来全部靠航海,因此,澳大利亚民用航海事业一向发达。到 1938 年全国航
海运输公司达 30 家,大小轮船 167 艘,沿海各重要港口均通航,并且还远航欧、亚、非、南北美各大港埠。
农牧业在 30 年代亦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农业方面,播种面积增长幅度较
大,1920—1921 年度已达 1507 万英亩,当时人口在 540 万人左右,1930—
1931 年度,播种面积升至 2516.3 万英亩,这时人口在 650 万左右。后来有
① 见骆介子《澳洲建国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第 182 页。
所下降,如 1940—1941 年度,播种面积下降到 2111.8 万英亩,人口在 700 万以上。农产品收获量甚高,1840 年,小麦产量为 8223.3 万蒲式耳,价值达 3836 万英镑。其他农产品产量亦很高,大麦为 713.3 万蒲式耳,玉米为
919.2 万蒲式耳,燕麦为 1019.9 万蒲式耳,马铃薯 48.3 万吨,甘蔗 552.3 万吨,豆类 59 万蒲式耳。主要农产品总值达 8393.86 万英镑。
牧业方面,羊只数目日益增长, 1921 年有羊只 86 119 068 只,产原毛
327980 吨。 1931 年羊上升为 110 618 893 只,原毛 453600 吨以上。 1941
年更增至 115 189 129 只,产毛 50 万吨以上。 1941 年比 1921 年,羊数增长 45%,原毛增长 61%。
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展还表现在牛、马、猪等饲养业的发展上。1931 年养牛 13 091 175 头,马为 1697 845 匹,猪为 1797 821 头,按人口平均,每人羊 17 只,牛 2 头,马 1/3 匹,猪 1/3 只,居世界之冠。
畜牧业的副产品,如牛、羊、猪皮、牛奶,牛羊肉,乳酪业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例如经济危机后,牛奶产量平均每年达近 54.1 亿升,国内仅耗用20%左右(新鲜牛奶),其余制成乳酪和奶粉。牛羊肉除国内耗用一部分外, 大部制成罐头。1939 年,宰牛 350 万头, 3/4 供国内耗用, 1/4 远销国外。同年生产羊肉 323409 吨,73%供国内耗用,27%供出口用。1939 年产牛油 216120 吨,产乳酪 31601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