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统一国家建立的曲折道路

澳大利亚形成民族国家的条件早在 19 世纪 70—80 年代就已具备了,但

是到 1900—1901 年才正式建立了民族国家。这说明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形成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19 世纪 60 年代就已形成了七大殖民区。它们有三个显著特点:1.都是

英属殖民地,其语言、文化、习俗、居民均相同;2.七大殖民区各有自己的政府、立法机构和法律,彼此互不隶属,政治地位平等;3.经济上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来,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殖民区发达,其余落后,尤其是西澳和澳北区更为落后。前一个特点有利于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后两个特点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殖民区的这种状况就决定了国家统一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的。

在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形成的征途中要完成两项任务:独立与统一。所谓“独立”是指摆脱英国的控制,成为独立国家。所谓“统一”是指使七大殖民区联合为一个整体,建立中央政府,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完成这两项任务,困难之一是英国资产阶级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与统一的新澳大利亚的出现,因为英国资产阶级所需要的澳大利亚不是独立国家,而是移民殖民地, 是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英国资产阶级这种愿望充分体现在 1891 年 6 月 18 日《泰晤士报》刊载的一篇题为《大不列颠关税运动》的文章中,文章写道: “由于殖民地密密地围绕着我们,我们才能跻于世界列强之列⋯⋯,如果没有殖民地,我们的地位定将下降到不过是一个欧洲王国而已,这种地位使英国缓慢地但必然地趋于灭亡。”因此,英国死死地抓住这块殖民地不放,从而阻碍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障碍除来自英国外,还来自澳大利亚各殖民区的资产阶级狭隘私利和各殖民区的差异。新南威尔士建立较早,农牧业和工商业居于先进主导地位, 人口多,文化亦发达。维多利亚虽建立较晚,但自发现金矿后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都发展甚快,人口增长极速,到 90 年代超过了新南威尔士而居首位,并且出现了像墨尔本这样巨大而繁荣的城市。它和悉尼是澳大利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塔斯马尼亚和西澳大利亚虽建立较早但发展极慢。南澳大利亚属于农业区,其他如澳北区和昆士兰,不但经济不发达且人口过于稀少。这种经济上的差异性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各自为政,不愿统一,或力争在有利于自己情况下谈统一。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

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虽然都是发达殖民区,它们之间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新南威尔士执行自由贸易政策,而维多利亚竭力推行关税壁垒政策。1860 年,维多利亚为强力推行保护关税政策而建立“保护关税促进会”;1865

年,维多利亚议会又通过保护关税法案。到 1887 年,在维多利亚的影响下, 其他许多殖民区都相继采取了保护关税政策,进口税率平均高达 25%。这样便造成了建立统一中央政府在经济上的困难,尤其在财政上的困难。

各殖民区由于经济差异很大,怕对方通过经济渗透而控制自己的心理十分严重,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防止,如采取铁路轨距不一,自己建立自己的交通运输体系,在运费上和税收上采取歧视对方的政策,等等。

在政治上,各殖民区提出统一的苛刻条件,几乎使统一无法进行。一般说来,大殖民区如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互不服气,都企图似自己为核心来进行统一,并且还有借统一之机鲸吞小殖民区之野心。小殖民区往往提出与大殖民区在未来的澳大利亚联邦中拥有相同的政治条件,以防止被吞噬掉。因此在探讨统一的各殖民区区际会议上,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 致使会议时常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