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孟席斯到惠特拉姆

孟席斯和惠特拉姆是战后澳大利亚政治舞台上最有影响的两个政治家。前者是自由党的领袖,后者是工党的领袖。他们的政见迥然不同。孟席斯在1939 年 4 月和 1940 年 3 月曾两次出任联邦总理,后来从 1949 年开始到 1966

年 2 月退休又 7 次出任联邦总理,这次执政历时达 17 年之久,并以反共闻名于世。而惠特拉姆出任总理仅两次,历时只三年(1972 年—1975 年 11 月), 以亲共闻名于世。

1965 年下半年已有孟席斯因健康原因将要退休的传言。7 月,他进行一次手术,流传说他患的是肠癌。71 岁的孟席斯对朋友说,他的身体已每况愈下了。为此自由党举行会议一致选举哈罗德·赫尔特为党的领袖,接替孟席斯,又选举威廉·麦克马洪为副领袖。1966 年 1 月 26 日,以赫尔特为首的新内阁宣誓就职。麦克马洪改任财政部长。1966 年 2 月,孟席斯正式退休。新总理赫尔特于 1908 年生于新南威尔士,曾在墨尔本维斯雷学院学习,后又在墨尔本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任律师。1935 年当选联邦国会议员。1949— 1956 年先后担任过劳动部长、国家军役与移民部长。1958 年又改任财政部

长,直到 1966 年出任总理。

赫尔特继续推行孟席斯的内外政策,但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诸如采用10 进位制的币制,宣布亚洲移民归化为澳大利亚国籍的宽松条件。这表明他的政策和孟席斯的政策还是有区别的。在外交上,他和孟席斯也是不同的, 孟席斯总是越过亚洲诸国而和美英打交道,而赫尔特模仿美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打交道,因此他上台后的第一个外交活动是出访南越、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赫尔特在他执政期间,制定和推行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反种族主义的政策。在这一点上,他是一个反对种族主义的同情者。

在孟席斯执政时期,澳大利亚的党派斗争,主要是自由党联合乡村党同工党斗争。在赫尔特执政期间,自由党和乡村党的斗争便占重要地位了。乡村党领袖、副总理兼贸易部长麦克伊文同自由党副领袖兼财政部长麦克马洪矛盾重重,两人关系一度十分紧张,达到剑拔弩张的程度。麦克伊文指责自由党政治家在工业巨子支持下想搞垮他本人和乡村党。而麦克马洪和自由党的许多国会议员认为麦克伊文及其贸易部的官员对政府政策施加影响太大了。双方在国家财政和贸易政策上争吵不休。赫尔特总理从两党联盟不能受损这一大局出发尽量调解两位重要阁员的矛盾,但一直未能能彻底解决。

执政党同在野党的斗争也时时发生,1967 年因澳皇家空军第 34 航空队事件矛盾更加尖锐。第 34 航空队多年来一直担负着专门运送国家部长、政府贵宾及其他要人的任务。新闻界揭露说,有一些飞行是为运送一些大员的妻儿,纯属私人旅行性质。反对党立即要求调查,但有关部长答复说因没有飞行记录无法调查。这自然引起在野党的不满,便借机发难,指责航空部长欺骗国会,要他立即辞职。航空部长决定辞职,但内阁拒不接受辞呈,从而加剧了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斗争。

执政党因上述矛盾和斗争引起选民不满,在这一年中期选举中相继在维多利亚、昆士兰和塔斯马尼亚三个州失利,其在选民中的影响跌到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赫尔特为此十分担忧。

到 1967 年赫尔特已是 60 岁之人,但他身体十分健壮,善游泳,喜冲浪,

且又是垂钓能手。1967 年 12 月 19 日,他和 4 位好友在维多利亚港附近海滩散步。他一时兴起跳入水中游泳,友人在滩上观看,但他始终未能游出水面, 溺水而死,其尸首至今未能寻觅着。当时荒诞流言四起,竟有人认为被苏联

潜艇绑架而去,还有人认定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勾结澳情报机构制造的惨案。12 月 22 日,澳大利亚政府为赫尔特总理举行追悼会,英国女王代表查尔斯王子、首相威尔逊、美国总统约翰逊及其他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了追悼会。

赫尔特去世后,麦克伊文自然成为总理。但他表示不愿和麦克马洪在内阁共事,言外之意不希望他成为自由党的领袖。1968 年元月 6 日《澳大利亚》披露了此事。元月 9 日,自由党决策会议以 51 票对 30 票推举戈登为党的领袖。10 日他便接替麦克伊文出任联邦总理。戈登于 1911 年生于墨尔本,曾在季隆文法学校和牛津学院受教育。二战期间充任澳大利亚空军飞行员,在英国、新加坡、达尔文港和米尔尼湾等处服役,多次参加战斗,在米尔尼湾空战中受重伤。

戈登在执政期间没有突出的政绩,政府和自由党威信在减弱。在这种背景下,乡村党领袖麦克伊文以 70 岁高龄宣布退出政界,而道格拉斯·安东尼继为党的领袖,并出任联邦政府副总理兼贸易和工业部长,与此同时,政府内两名部长发生公开的争吵。反对党领袖惠特拉姆对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自由党立即召开决策会议,会上两名来自维多利亚的议员提出对戈登信任动议。这样加剧了党派斗争。在决策会议表决信任动议时因一名坚决支持戈登的议员因病住院,结果 33 票对 33 票,而戈登作为会议主席也投了反对票。这样他只好下台。接着决策会议推选麦克马洪为党的领袖,戈登为副领袖, 从而麦克马洪出任联邦政府总理,而戈登被任命为国防部长。麦克马洪生于1908 年,曾在悉尼文法学校和悉尼大学圣保罗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律师。1939 年二战爆发后参军。1949 年当选联邦众议院议员。1951 年在孟席斯政府中任海军和空军部长,1966 年任财政部长,后一度任外交部长,曾任自由党副领袖。

麦克马洪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诸如对华政策、国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猛增、本国土著居民问题、越南战争问题、政府和执政党威信下降、党内矛盾等困难问题。在这样背景下,以麦克马洪为首的自由党迎来了 1972 年

12 月全国大选。这次大选,工党取得了巨大胜利,连续执政达 23 年之久的自由党和乡村党联合政府宣告结束。工党领袖惠特拉姆出任总理。爱德华·高夫·惠特拉姆于 1916 年生于墨尔本,其父系联邦政府高级官员。曾在堪培拉和悉尼读书,毕业于悉尼大学,获法学学士。1941 年参军,任空军中尉。1952 年当选联邦国会议员,1967 年被推选为工党领袖。他是工党第七次执政的总理。

副总理为兰斯·巴纳德。总理和副总理均系工党党员,故反对党称工党政府“双头政治”(dwumvivate)。工党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废除了自由党和乡村党政府颁布的征兵法,释放了被监禁的抗兵役者,撤销了对三百多名悬而未判的起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推行女工同工同酬政策, 废除英国贵族头衔,取销销售税、娱乐捐,废除白澳政策,⋯⋯。惠特拉姆政府在执政头 18 个月里通过国会颁布大量立法,仅在 1973 年秋季就提交众

议院 114 个法案,被通过达 103 个。这样引起党内外的不满。反对党乘机进行破坏,收买政府高级官员,因此在惠特拉姆执政期间相继发生一些机密文件被外泄给在野党的事件,使政府多次处于尴尬境地,工党政府威信急剧下降。加之,当时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大约每季度以 3—4%速率递增,政府虽采取种种措施,但效果不大。据估计,通货膨胀率到 1976 年可能达到 15%。

民意测验表明支持政府人数下降到最低点,低于 40%。

1975 年 12 月举行全国大选,工党惨败,政权又回到自由党和乡村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