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党政府的战时外交政策
1943 年,澳大利亚进行了全国大选,工党大获全胜。在参议院,工党得
22 席,统一党得 12 席,乡村党得 2 席。自从 1914 年大选以来,这是工党第
一次在参议院取得绝大多数席位。在众议院 75 个席位中,工党得 49 席,统
一党得 14 席,乡村党 9 席,无党派人士两席。由于所有的部长都再次当选, 因此柯亭内阁人事变动很小,只有卡尔韦尔系新当选的议员,当选后进入内阁,任情报部长。1942 年 12 月,柯亭政府建立战后重建部,由财政部长奇夫利兼该部部长。1943 年工党内阁决定仍由奇夫利主持两部工作。1945 年 2 月内阁决定戴德曼主持的军事工业部撤销,其业务交战后重建部办理,并免去奇夫利战后重建部部长职务,其职务由戴德曼接替。奇夫利和戴德曼是工党政府内最有才能的政治家。1945 年 6 月,柯亭去世,奇夫利出任总理。所以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工党一直是执政党。
工党政府不仅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国内经济与政治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对澳大利亚独立外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方面的成就是相辅相成的。
一战期间和一战后,澳大利亚也和其他自治领一样取得了外交发言权, 但是尚未达到独立外交这样的高度。在外交与国防问题上基本上听从英国的安排,只是要求在涉及到本国利益时征求澳大亚政府意见或给予通报。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初次有了外交独立权是在 1941—1942 年间。那时英国在东南亚的军事惨败、日军攻势所向披靡,澳大利亚危在旦夕。在这样严重局面下,工党政府意识到自己非搞独立外交不可了,如果仍然一味依赖英国人,大难即将临头,因为不仅日本空军轰炸澳国领土,而且日本军舰曾越过珊瑚海进入澳大利亚海域,甚至日本军舰一度在纽卡斯尔和悉尼水域游弋。所有这些表明英国无力保卫澳大利亚的安全了。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为了摆脱民族危机采取了一系列外交独立行动,如上文提到的坚持从中东调回澳军,和美国结盟。这两项重大决策的提出和实施, 表明澳大利亚在外交上开始独立自主了。自此之后,澳大利亚独立外交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培育出第一批外交家,其杰出的代表是赫伯特·沃尔·伊瓦特。他是澳大利亚独立外交政策的设计者和积极推行者。伊瓦特在 1894 年 4 月 30 日生于新南威尔士梅特兰,毕业于悉尼大学,获博
士学位。1918 年在新南威尔士从事律师工作,1929 年任王室律师,1925 年至 1930 年作为工党党员积极进行政治活动。1930 年,根据斯卡林工党政府提名被任命为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最年轻的大法官。1941—1949 年任总检察长兼外交部长。在任外交部长期间,他活跃于国际舞台上,成功地推行了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伊瓦特为使美国一部分力量转移到西南太平洋地区尽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通过他的努力,澳大利亚成了盟国进行太平洋战争最大的基地,从而提高了澳大利亚战略地位,用他的话来说使大国能听到澳大利亚的声音。1942 年,丘吉尔和罗斯福在战略上达成了先打击希特勒的方针。在这种前提下,他通过努力和活动实现了两个目标。首先,他说服了美国和英国在华盛顿建立了一个以罗斯福为主席的太平洋战争委员会。在这一机构里,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发言权是同等的。其次,他同年率领澳大利亚使团访问了华盛顿和伦敦,1943 年再次率使团去访问,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表明了澳大利亚是一个主权国家,是一个奉行独立自主的国家。伊瓦特说,澳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大大地增强了。
1944 年 1 月,伊瓦特代表澳大利亚同新西兰签订“澳新协定”旨在澳新结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他的战略目的是利用澳大利亚以东诸群岛作为屏障来保护澳新的安全。他在向国会说明了这一战略目的,同时还指出这一协定会使英美听到了西南太平洋的声音而引起他们的重视。根据协议,两国要求在打败日本后大国在讨论和决定任何西南太平洋问题时都要听取和尊重澳新两国的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在防务问题上通力合作以及共同制定指导太平洋诸群岛的托管政策。
协定还指出,战时占领的作基地的岛屿不能成为任何国家要求主权的借口。这一要求是有所指的。美国人在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的马努斯岛上建立了庞大基地,希望在战后继续使用,而马努斯岛是托管区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不同意美国的要求,因为美国拒绝了澳大利亚要求攻占新几内亚以北的任何日军占领的岛屿。这表明工党之所以同美国结盟是因为澳大利亚要求奉行独立外交,而不是要求单方面地依赖美国,或者说屈从美国。
伊瓦特的独立外交虽得到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的支持,但也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和指责。反对派说伊瓦特搞“澳新协定”是制造西南太平洋地区的门罗主义,会触犯英美利益,危险极大,要求悬崖勒马,并主张只能和英国签订条约,非要同外国签订条约也得通过英国。工党政府根本不去理睬保守派的“高论”,仍按着独立外交的路子走下去。
在参于建立联合国问题上,工党政府也奉行独立外交政策,1945 年 4 月派出了以副总理弗兰克·福特为首的代表团去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大会。伊瓦特是代表团重要成员。他因参与建立联合国的活动,而成为世界著名外交家。联合国宪章主要是由美国外交家起草的。伊瓦特认为该宪章给美、英、法、苏、中等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太大了,为此他对宪章草案提出 38
条修正案,大会或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纳了其中的 26 条。伊瓦特还试图取消五大国对最后决议的否决权,但未成功。从此,他声名大振,世界舆论称他为在国际事务中“小国的勇士和正义、民主的战士”。绝大多数澳国人对自己国家以进步与独立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深感自豪,只有那些保守的人, 才对澳大利亚同英美有分歧感到惊异。
伊瓦特坚持派澳大利亚的法官出席审判日本高级战犯的国际法庭,并取
得了成功,澳大利亚大法官威廉·韦伯代表澳大利亚不仅出席了国际法庭, 还被选为国际法庭的主席,给自己的国家增添了荣誉。与此同时,伊瓦特也被选为联合国大会主席。所有这些表明,工党政府的独立外交方针是正确的。
在对待印尼独立问题上,工党也体现了独立的外交政策。战时,印尼被日军占领,荷兰殖民主义者逃走。印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日本投降后 3 天,印尼爱国分子宣布印尼独立,但荷兰政府正式宣布不承认印尼共和国。如何对待邻国的独立斗争,澳国人民坚决支持印尼共和国,尤其是工人阶级,海员工会拒绝卸下荷兰去镇压印尼独立运动的 40 艘船的给养和武器,从而使荷军瘫痪。工会的行动促使工党政府积极支持印尼共和国。伊瓦特在联合国以主席的身份号召在印尼应停止流血,和谈解决荷印之间的问题。1949 年印荷和谈成功,双方都感谢伊瓦特的不懈努力。
抗日战争是澳大利亚民族独立进程中的又一个转折点。独立外交是衡量一个国家独立与否的试金石,真正独立的国家必然奉行独立外交,而澳大利亚通过抗日战争真正实现了独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