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二次大战期间的政治、经济措施和对外政策
一、战时国内几项重要措施
在整个大战期间,历届联邦政府,为了支持战争和进行战争,从而使战争得以胜利,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治和经济措施。
澳大利亚从未经历过如此规模巨大的战争,既便是一战时,战争距离它十分遥远,而二战就在它的家门口,战争威胁着它的生存。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处于和平状态,其政治和经济是和平的政治和经济,为适应战争必须改造自己的政治和经济,使之由和平转向战争,使国家战争化。
-
实行配给制和控制进口的政策。自 1942 年冬季以来严格实行如服装、黄油、茶、糖、肉、烟等重要生活品按人口配给制。澳大利亚所需用的汽油, 绝大部分靠进口,因此汽油实行供应制,规定只供应军队、公共交通汽车和出租汽车。绝大部分私人汽车在大战期间因不供应汽油而停驶。其次,严格控制进口商品,酒类和其他饮料也停止进口,饭店和商店没有酒类,甚至连啤酒也没有。许多人在自己家里制造啤酒,一经发现便被取缔,属非法行为。煤作为主要能源,也加以严格控制,首先保证供应军队。
-
统一调配劳力。1941 年 6 月,孟席斯政府为解决国内缺乏劳动力问题, 便建立了劳力调配机构,任命华莱士·沃思为人力调配总监。后来,澳美联合抗日,因此澳洲成为抗日的重要基地,为了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柯亭政府在 1942 年建立了国防工事委员会和民工建筑队,并任命西奥多为委员会主任。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这些机构调配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建筑和扩建了飞机场、战略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和军事工程以及其他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
-
推行战时税收政策。为了维持抗战的巨大支出,孟席斯政府和柯亭政府颁布了新的税收法令。二战前各州征收所得税多于联邦,1938—1939 年度,联邦捐税收入共计 7400 万英镑,其中所得税不到 1200 万英镑,同年各
州的捐税收入为 5000 万英镑,其中所得税高达 3000 万英镑。为此,孟席斯政府的财政部长法登为使中央政府负担起军事支出的重担,曾两次和各州商谈所得税征收问题。1941 年 7 月,他向各州建议,在战时和战后一年内,各州自动停止征收所得税,而统一由中央政府征收,用一笔固定的津贴作为补偿,除南澳大利亚表示异议外,其他州均表示赞同此议,从而中央政府的财权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把所得税的主要部分控制在自己手中。
柯亭政府时,财政部长奇夫利为坚决贯彻中央征收所得税政策采取了果断措施。在 1942 年连续通过 4 个所得税法案:所得税补偿法案(1942 年第
20 号,亦称“州津贴法案”);所得税法案(1942 年第 21 号,亦称“战时
措施法案”);所得税征收法案(1942 年第 22 号);第 23 号所得税法案(1942 年)。奇夫利的有关所得税的法令,曾一度引起联邦高等法院的不满。1946 年,联邦财政部长通知各州总理,决定实行全国统一征收所得税制,每年给各州一定数额的补贴,就是说,战时的所得税法案在战后仍然采用,并形成一种新的税制。这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增强。
战时税制政策中的另一项内容是征收个人薪金税(Pay RouTax),即征收所有的雇主、职员和工人薪金的所得税。无论是工党政府,还是联合政府都在战时推行了这一政策。此外,柯亭政府还重新颁布了过去休斯政府在一
战时制定的征收娱乐税的紧急法令。
- 战时福利政策。战时因大批青壮年服各种军役或准军役,致使家庭收入锐减,再加上物价上涨,因而造成劳动群众生活困难,如不解决会导致社会不安定,不利于抗日战争。因此孟席斯政府和柯亭政府在战时都推行了福利政策。1941 年,孟席斯政府通过“儿童补助金法案”(Child Endowment Act),即每周给每个公民的一个 16 岁以下的孩子一些补助金。柯亭政府在
1943 年提供一笔社会福利金,规定寡妇子女可享受此种补助金,50 岁以上而又没有任何依靠的寡妇亦可享受此种补助金。1944 年,扩大了福利金补助范围,诸如儿童基金、医药补助金、残废恤金、养老金、产妇津贴、失业和疾病救济金、奖学金,等等。早在 1943 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大学委员会,决定发给优秀大学生以奖学金,同时给那些家庭贫寒的大学生生活补贴,以便使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 实行双重兵役制。二战爆发后,尤其抗日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投入的兵力日渐增多,同时战争范围也在扩大,因此兵源问题成了大问题。澳大利亚一向推行志愿兵役制。战争扩大了,光靠志愿兵役制已不符合形势需要, 而采取强制性征兵制,又为工党和广大民众所不能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柯亭总理出面说服了工党和工会,采取强制性征兵制与志愿兵役制两种兵役制,即双重兵役制,凡是到国外服役的军人都是志愿兵;凡是在国内服军役的士兵,包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内服役,都是强制性义务兵。为此,工党政府在 1943 年通过了新的国防法案,该法案规定了上述两种兵役制。
这样,澳大利亚有两种士兵:志愿兵和义务兵。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同日本军队进行搏斗的,这两种兵都有。他们都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战功。应指出的是在北非、亚洲和欧洲进行战争的一律是志愿兵。双重兵役制是澳大利亚在二战中创造的一种新的兵役制形式。
-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战前,澳大利亚虽有一点军事工业, 但规模小,技术落后,不成体系,而且依赖性很大。过去,澳国军需物资和军火一向仰赖英国,但二战初期,英国因敦克尔克大溃退丢失大批军需物资, 尤其损失了优良的军事装备,“不列颠之战”又使英国遭受了毁灭性的轰炸, 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从此,英国自顾不暇,澳大利亚只好自己发展军事工业、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
澳大利亚着手军需工业生产开始于 1940 年 6 月法国灭亡后,上文谈到孟席斯政府任命布洛肯·希尔控股公司总经理埃辛顿·刘易斯为军需总监。刘易斯是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巨子和著名工业家。在他的领导下,相继在纽卡斯尔、悉尼、墨尔本以及其他地区建立了许多军火工厂,生产出澳军和美军所需要的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诸如步枪、剌刀、机关枪、高射机关枪、反坦克炮、炮弹、装甲车、鱼雷、飞机、坦克,等等,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军火工业体系。澳大利亚成了西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兵工厂。
澳大利亚军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澳大利亚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战前,英国工业品大量充斥澳大利业市场,同时澳大利亚重要工业原料以及粮食均被英国购去,这就严重阻碍了澳大利亚工业的发展。二战开始后, 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英国工业区,同时许多民用工业转入军需工业,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大幅度减少,这就促使澳大利亚本国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制造业产值从 1941 年到 1944 年增加了 42%;机器制造业产值在同一时期增长 80%以上。澳大利亚加工工业发展速度是令人惊异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时虽然是
战时,但其经济已“起飞”了。到大战结束时,澳大利亚建立起自己的机器制造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钢铁工业,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体系也有了巨大发展。从技术上说,澳大利亚能够制造工作母机、各种型号的车床、旋床、精密磨床、压力机,还能制造光学、无线电和电报所需的精密仪器电气产品。工厂工人总数从 1939 年的 55 万,增加到
1944 年的 75 万左右。
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在战争期间使自己的工业“起飞”,除上述因素外, 与澳大利亚是二战时期的反法西斯战争基地密切相关,美国所提供的物资、设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澳大利亚提供了价值达 3 亿英镑的物资和设备,同时澳大利亚投资于各种物资、军火和设施的价值要超过这一数字。
正是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上述重要政策和措施,使国家顺利而迅速地由和平转向战争,适应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