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和节日

  1. 祭祀礼仪。婆罗门教祭祀礼仪源于早期吠陀时代,经祭司僧侣们的不断补充,到《奥义书》时代已趋复杂繁琐。按规定祭祀由祭司僧侣主持,主持人叫祭官,有主祭官和副祭官,对不同对象的祭祀请不同的祭官。在祭祀中,赞词颂句等内容大都来自规定的吠陀文献,请神和祈求神的佑助过程有严格的程序,祭祀时设祭场,祭场是流动的,布置也较为简单,祭祀礼仪有家庭祭和城邦祭。

第一,家庭祭。亦称供养祭。祭品为农作物类和家畜类,对象是神灵、神物和祖先,由家长主持,家内成员参加,地点在家内特别设置的地方。主要的形式是:a 置火礼,是在新婚夫妇满月日举行;b 火祭,信奉家内有三火, 即家主火、祖先火、供养火,这三火使家内平安顺达,每天早晚祭;C 新满月祭,新的一年开始正月初六举行,祭神灵保佑一年兴旺,不要降灾祸;d 初穗祭,一年夏、春、秋三季开始祭神灵和祖先,夏季献竹、春季献麦、秋季献米;e 四月祭,1 年每隔 4 个月举行 1 次,春分向所有神灵祭、雨季向天神伐楼拿祭、秋分向娑罗室伐底女神(这时可能是河神)祭;f 供兽祭,以羝羊为供物祭因陀罗、阿耆尼、苏利耶等神;g 塞达办摩尼祭,专门向因陀罗神献祭。其中,最后两种没有专门的日子,可能是根据需要举行。

第二,城邦祭。雅利安人走出家门集体祭神灵,供品除植物类和动物类以外,还有以活人作祭品的习俗。据婆罗门教的规定有 100 多种人都可以作为人祭的对象,奴隶、妓女、偷窃者等皆能活活烧死来祭神灵。在婆罗门教后期,人祭的现象渐渐以动物代替。受祭者的神灵开始主要是因陀罗,后因陀罗的地位衰微,三大神及阿耆尼等神也是献祭对象,或笼统地提向“生主” 献祭。其主要形式有:

  1. 马祭

这是古印度人的大型祭祀活动,主要内容是以马为供品来祭祀“生主” 和雷神因陀罗,一般情况要由国王亲自主持,婆罗门教认为一位国王能举行100 次马祭可成为神之主。马祭时,有 4 位祭官和 12 位副祭官参加,先把马

(1 匹或 100 匹不等数的马,但每次无论用多少匹马只计算为 1 次马祭,由

于马祭的时间前后有 1 年多,所以一位国王实际上作不到搞 100 次马祭)洗

净,祭官边洗边念咒语,然后由人跟随马匹到田野上四处游荡 1 年,期满系于祭柱,等王和后来到之后,婆罗门僧侣(即祭官)行法术诵咒语,旁边有一位或几位首陀罗种姓的人扮作魔鬼待立在周围,首先杀死或烧死一头野羊,作为马见天神的导引,再烧马,礼仪结束。在这里,马是作为有神妙功能的动物,它能直接见天神,所以马祭即是向神献祭。这个礼仪相当隆重, 关系于神对国王、城邦的佑助。

  1. 苏摩祭

这是古印度人的另一大型祭祀活动,以苏摩汁做的酒为供品而得名,因陀罗和祖先是受祭者。相传由 4 位祭官和 12 位副祭官来主持苏摩祭,首先是婆罗门僧侣唱吠陀赞歌、颂文,请神到祭场;再咏歌祈求苏摩酒神给人降神

秘力量;第三步是让祭者带着妻子并低诵吠陀祷文到祭场,说出自己的心愿; 第四步是由祭官称颂因陀罗的威力,念祷文颂歌,至此结束礼仪。

大概每个雅利安人都可采用苏摩祭,而马祭只有国王才能采用。这时雅利安人肯定还有一些城邦祭形式,可惜文献记载不多,其中的苏摩祭是为让雅利安人受到因陀罗神的保护,所以把它列在此条目中。

  1. 修行礼仪。婆罗门教主张雅利安人都按照固定礼仪进行修行。这些礼仪即是婆罗门教对教徒们的规定,中心是学习吠陀经典、实行吠陀指出的道路、舍弃世俗的各种欲望。最主要的规定有:

第一,四种姓之间各自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道陀罗种姓不许同其他三种姓通婚,不许学吠陀著作。前三种姓可以诵读吠陀经并参加宗教祭祀, 在修行中遵守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等戒律。

第二,全祭。离家为僧侣要把自己的财产和妻子布施给婆罗门教,到森林中修道,表示舍身修行。

第三,入法礼。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姓的人在少年期到婆罗门教老师那里学吠陀经典,带 21 束柴作学费,穿新衣到老师那里举行入法仪式, 师生共同围绕“圣火”边唱颂歌边舞蹈,祈求火神、雷雨神、太阳神赐给有知识和力量的生命,标志从此是位正式婆罗门教徒。

  1. 主要节日。婆罗门教的节日很多,每个节日都有一尊神受到敬拜。在节日里或是祈求消灾降福,或是请求赎罪,或是表示受到神的恩惠,都有固定的目的和要求。从程序来说,除了祈祷、献祭、禁忌等一系列活动外,还要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其中全国性的节日有:
  1. 娑罗室伐底节

印历的磨佶月或星月(公历 1 月、2 月)举行。娑罗室伐底是梵天之妻子,据说是梵语与天城字母的创造者。为文艺、智慧、语言、雄辩之女神, 一说又为河神。在节日为她造像,其形象为白脸色,4 只手,手持琴、书稿、念珠、莲花,坐骑为天鹅或孔雀,举行此节日可能是为了得到知识。

  1. 洒红节(亦称好利节)

印历颇勒寠努月(公历 2 月、3 月)举行。内容是祈求一年得到丰收, 形式是信徒成群结队载歌载舞,跳篝火,向人群撒红粉或红火。开始可能是为了求太阳神的佑护,后来印度教专门在此节日里祈求毗湿奴的第八化身黑天神,在每年公历 8 月 8 日举行,节日里信徒不吃饭,在河中沐浴、油身, 并礼拜诵经、布施,命为“黑天生日节”。

C.其他

位于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的恒河被婆罗门教视为“圣水”、“福水”, 一说为从毗湿奴的脚尖流出,经湿婆把它分为几条支流;一说湿婆神在与梵天神战斗时把梵天的一张脸面或一个头砍下,在恒河中游左岸赎罪并得到解脱。与恒河相联系的节日有“除十节”、“沐浴节”等节日,恒河中游左岸是“圣地”,每年均有百万人来此朝拜、祈祷、沐浴、撒亡者骨灰等。这些节日和宗教行为虽盛行于印度教、佛教,但可能是在这些宗教的前身即婆罗门教的后期出现的。

  1. 修行阶段

古婆罗门教没有神庙神殿,教徒们的修行是在流动中进行的,并且修行的途径和方式是过苦行僧的生活。修行的主要内容是信奉吠陀,并把吠陀作为知识的圣典去学习和实践。

修行分 4 阶段(即“四行期”)完成:

第一阶段是在少年和青年期,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不同年岁段向婆罗门教的导师行入行礼,表示从此作个婆罗门教徒。离家同导师相住,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吠陀著作和教规,时间或长或短,直到导师认可才是合格教徒; 第二阶段是青壮年期,从导师那里返回家园,娶妻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成为一家之主、一家之父,主持一切“家庭祭”的仪式,这种仪式日日、月月、年年都要举行,有人统计共有 20 几种。同时,修行的教徒作为一位有学问者, 不仅可以从事各种职业为家庭聚积财富,而且既能为家庭成员又能为别人举行宗教仪式;第三阶段为中老年时期,需要弃家出走,在山林等地游荡,找人对话辩论,继续学习吠陀,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第四阶段为老年时期,它同第三阶段分得不十分清楚,有人把这个时期的特点概括为苦行,前一阶段为退隐,实际从第三阶段开始就云游四方,以乞食为生,不计生死,只求解脱。

婆罗门教的修行有严格规定。首先,每个教徒必须走完 4 个阶段,否则不仅没有好的“业报”而且会从原来的种姓沦为下一个种姓;其次,修行要严守“五戒”,要祈祷诵经举行祭祀活动,不可有任何懈怠;最后,以自愿苦行的生活去获得神通,领悟梵的真义,让自我的情欲物欲受到净化,达到“梵我同一”境界,使自己免受轮回之苦。在他们看来,这种苦行僧的生活是每个婆罗门教徒的必经之路,是最高的圣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