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

  1. 梵与梵天神、阿特曼。“梵”,是梵文“Brahman”的省略,原文为清静、寂灭、无欲、无求等意思,它是婆罗门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但是从该教的教义中极难找到梵的明确定义,他们讲的梵是指不生不灭、无所不在、永恒常住而无差别、无缩无减、无限的、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而又为所有事物存在原因的东西,它是人生追求的目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世界万物的最高实体,可是人又指不出哪件具体东西是梵。因此,婆罗门教的梵具有神秘主义的神祇意义。

不过,梵不同于基督教中的“上帝”,佛教中“佛”,伊期兰教中“真主”,这些最高神皆有一个有形的形象,梵不是这样。它虽然在本性上不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存在,但它不具有任何属性和任何形式,人只能意会,不能用文字去表述它是什么。《奥义书》中说:“噢!迦尔吉!这就是婆罗门所称的不灭者(指梵——引者注)。它非粗、非细、非长、非短、非红(火)、非湿(水)、无影、无形、非风、非空、无粘着、无味、无嗅、无眠、无耳、无语、无感觉、无热力、无气息或口、无量度、无内、无外。它不食何物, 也不为何者所食。”另一种说法是:“这就是梵,这就是因陀罗,这就是生主,一切诸天神,地水风火空五大,一切细微者、混合者,所有这或那的种子,卵生、胎生、湿生、热生、芽生、马牛人象,无论是有气息者、能走者、能飞者和不动者都在识之上,为识所指引。世界安立在识之上,为识所指引。⋯⋯识就是梵。”在书中,经常把“识”、“智”、“爱乐”、“有”、“无极”、“妙乐”等这些无形无像的概念说成是梵的别名。

总之,梵在婆罗门教那里,即是神,即是“生主”,是“全世界之主”、“天地万物的护持者”,但它无形无状、无语无言,又为宇宙万物之主。人对梵的领悟、追求、崇拜是该教教义的基本出发点。

与梵相联系的高位神,是有形有像的梵天、毗湿奴、湿婆。其中梵天神为梵文“Brahma”(“婆罗贺摩”)的音译,是由梵的概念衍化出来的创造

之神,毗湿奴是由太阳神衍化来的保护之神,湿婆是毁灭之神,这是婆罗门教的三大神。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次神,早期吠陀时代的大神因陀罗已降位在次神之例,或退居为原初大神。

梵天神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婆罗门教的僧侣们认识到梵讲的太神秘,人们应该有一个与梵相联系的崇拜对象。在婆罗门教中梵天神(亦称“婆罗赫曼”, 另一说这是两个神,婆罗赫曼是原始巨人普鲁沙,我们采用前者)的地位高于其他神,《摩奴法典》说他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双脚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制度,由他的儿子摩奴编制法典,确定“应有的次序”。

据《摩奴法典》说,梵天神来自梵卵(“金胎”),把卵分为两半,出现了天和地,然后有 10 位“生主”来创造万物。梵天的形象有 4 张脸,象征东南西北四方;4 只手各拿 4 部吠陀,象征他的教诲与神谕或该教的信仰;4 个种姓,象征由神定下来的人间秩序。其中,手中除吠陀经典外,还有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他威严地端坐在莲花座上,由 1 只或 7 只天鹅拉着座车。

在神话传说中,只是说由梵卵里创造出 10 位“生主”,没有确定梵天神究竟是 10 位中的 1 位,还是另有 10 位;还说他本来是 5 张脸或 5 个面孔,

被湿婆神毁去一个,所以只剩 4 个。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出梵天神还不是至高神。但是,又在神话传说中说他创造了神、魔鬼、灾难,在《摩奴法典》里称他为“自在之神”,由他创造人类,由他的儿子规定人间的秩序,应说他的地位是较高的。后来他的地位逐渐下降,几乎被毗湿奴神和湿婆神完全取代,当佛教产生后,他被吸收为护法神,其形象为手持白拂的侍者,这可能反映出婆罗门教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宗教神的崇拜对象不断变化。

与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叫阿特曼,大体指灵魂、自我、神秘力量等。 阿特曼(梵文为 atman)是婆罗门教的一个概念和原则,有人只把它作

为一个哲学概念去研究,这恐怕有些失偏,因为在《森林书》和《奥义书》中这个概念同梵这个概念经常联系在一起构成婆罗门教的思辩性的神学。

阿特曼有时指躯体器官或呼吸,有时指生命或灵魂,有时指本质或自我。一般来说,可以把阿特曼理解为一种神妙的力量。它渗透在万物之中,是万物创造的原则,所以它是自我、灵魂、躯体、呼吸、本质等,是与梵相联系并具有等同意义的概念。婆罗门教认为,阿特曼即是我心中的灵魂,它住在肉体之中,最先只有阿特曼,由阿特曼自我创造一切,一切的本质就是自我, 即灵魂。阿特曼(自我、灵魂、本质)小者如米粒或麦粒,大者如天地,它是神妙的主宰力量,它是存在于万有之中又在万有之上的、具有无限力量的, 不可言状的东西(实际上是指神秘的精神),也可以说就是梵。

  1. 主要理论。a.梵我同一说。这是婆罗门教主要理论之一。简单来说, 人生的最高意义和终极目的是达到“我”和“梵”结合为一种无差别的状态。

梵我同一的理论在《梵经》(亦称“吠檀多经”或“广博经”)有详尽的阐述。该书编辑成书的时间可能较晚,但这个宗教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一个主要思想,是吠陀文献《奥义书》灵魂解脱学说的系统发挥。

《奥义书》认为,“梵的形象有二:一为有形体的,另为无形体的;一为有生有灭的,另为无生无灭的;一为静持的,另为游动的;一为此有的, 另为彼有的。”这样,有形体、生灭、静持、此有为万物具体形态,这是显相;无形体、生灭、游动、彼有(这里是指大家都有,或你我皆有之意), 这是真相。换言之,梵是本质,具体东西为现象。就人而言,人的本质不是

别的,就是灵魂(即“阿特曼”),而真实的自我即阿特曼,灵魂也不是别的,就是梵,梵同阿特曼(“灵魂”)在本性上是同一的,是一个,而不是两个。但是,由于人的无知(“无明”),对情欲的眷恋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迷惑,所以陷入世俗的生活,错误地把它们看作两个东西,在自我(即“阿特曼”)之外又去追求别的,不知道让灵魂(即“阿特曼”)的清静, 不懂得人生的目的就是梵我同一达到无欲无烦恼无差别的境界。

婆罗门教的梵我同一讲的很思辩,很神秘,同其他宗教讲的人之外有一个天国世界在形式上也不同。但实际上,他们仍然是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另外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人最高最后最欢乐的世界,即不可言状的梵的世界。由此,婆罗教主张,人必须摈弃现实的社会生活,抑制感官的欲求,过苦行生活,认识自我,知道“我就是梵”。

在他们看来,梵是大宇宙,是万物的本体,而阿特曼(自我、灵魂)是小宇宙,认识小宇宙包摄大宇宙,达到“神我”(即梵我同一)的境界即是人生的根本途径。因此,凡是有形体的东西有生有灭,梵是无生无灭,所以人生不要追求世俗的情欲和物质享受,而要认识“你就是梵”,达到梵我同一。《森林书》里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父亲在一杯水里撒了一把盐,盐味溶化在水里,儿子只能感到水有咸味,但不能看到已溶化的盐。父亲是以水比喻人的身体,以水中咸味比喻梵与阿特曼,想说明正如盐溶化在水之中使其成了咸水,同样梵或阿特曼在你的身体里,使你成了“你自己”,所以你要认识“你就是梵”,即自我的灵魂阿特曼即是梵。按照此说,认识梵我同一就成了人的目标和愿望,达到梵我同一就成了人的最高境界。这确实有点哲学的思辩性,但他们的梵是同灵魂的阿特曼相联,而自我的阿特曼又是梵的化身,让人追求身体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就成了带有思辩性的宗教理论。 b.业报三世轮回解脱说。这是婆罗门教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同“梵我

同一说”一起构成该教的基本教义。 “业报”即指对人的行为回报,“三世”即指前世、今世、来世,“轮

回”即指“三世”的互相转换,“解脱”即指不受轮回之苦。这四个方面密切相联,又生出许多宗教意识和宗教行为。其中,业报是前提,三世轮回是过程,解脱是目的。总的来讲,它是指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职业、地位、身份是由于前世行善或恶的结果,而今世如何又决定了来世会是怎样的。据他们说,一个活着的人由于感官欲求,在情欲和物欲的驱使下,会有种种磨难,而又由于今世如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来世也不会好,有的要沦为畜类, 轮回不是快乐的事情,所以要修行求得免受轮回之苦,达到超越轮回的解脱。在这个看法中既有悲观主义色彩,因为人有轮回的苦难,又有乐观主义色彩, 因为人可以通过修行取得解脱。

婆罗门教的业报三世轮回解脱说究竟产生于何时还有待考证,自它出现以后对印度及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宗教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等都接受了这一理论。

他们讲的修行可以使人解脱,在理论上是让人认识到“我就是梵”,达到梵我同一境界,实际上婆罗门教的轮回之说有明显的种姓制度的性质,他们的行善行恶完全取决于是否忠实奉行每一种姓的义务。如首陀罗(奴隶) 必须终生服劳役而且毫无怨言的劳动,没有资格学吠陀经典,否则就会得到业报,沦为兽类和草木。吠舍、刹帝利、婆罗门三种姓可以学习吠陀经典, 但吠舍只能从事畜牧业、商业的工作,作为统治者刹帝利要知道没有婆罗门

的帮助是不能幸福的,只有婆罗门与刹帝利巩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现世和来世幸福。《奥义书》中说,“依照人的行为,决定那个将来要成什么样, 行善的成善,行恶的成恶。”如果崇信吠陀经典,奉行吠陀的规定,来世可被投入“天道”(即神的境界)。差一点的将被投入“祖道”,根据虔诚的程度或是婆罗门、刹帝利或是吠舍,在这个三个种姓中是根据“业”发生“业报”转化的。如果不崇信吠陀,不按婆罗门教的规定去从事活动那会再来世被变成次一等种姓或畜生。按《摩奴法典》的规定首陀罗种姓最好的职业就是为婆罗门服役,因为除此以外都不会得到好的“业报”。这样,以奉吠陀为宗旨的业报三世轮回学说就与四种姓制度联系起来,让人尽心尽力在自己所属种姓范围内活动。

研究古婆罗门教的教义的极大困难在于:第一,古婆罗门教并没有如别的宗教那样有严格的组织(至少在该教的早期是如此),当时一般情况是把信奉吠陀经典并进行修行,给人祈祷、占卜或作巫术的人统称之为僧侣或祭司。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具有相对固定性,但又不是以寺庙、神殿为活动中心的集团,在公元前 6 世纪前后该教没有神庙,只有流动的祭坛和修行地,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派别林立,教义的内容繁杂。

第二,古婆罗门教和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虽有不同,但其教义又相似,流传至今,对他们之间教义的区分在某些方面是极困难的,而且各派别的理解又不一样。

第三,古婆罗门教的教义核心是梵的理论,梵我同一说与灵魂解脱说是与梵主宰一切说相联系的,在论证时又加进种姓制度,对于梵的描述缺乏拟人性的人格化,使人只能意会不能指出“它是什么”,具有神秘的思辩性, 这加深了研究者的困难。

如果问婆罗门教什么是梵?他们爱说的话是“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如果进一步问梵究竟是什么?他们会回答这是诸天神诸万物的“生主”;再进一步问我和梵是什么关系?他们会说,自我、灵魂是梵的阿特曼,由于受物欲和尘世生活的束缚一般人不知道这一点,但经过个人的努力,自己的小宇宙(自我、灵魂)会与大宇宙(梵)统一起来,这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如果问我为什么是这样受苦受难,他们说这是业报三世轮回,是你前世造就的, 不可妄为——这就是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