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人”的宗教意识
“尼人”指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的人类化石,亦称尼安德特人,是 1856 年发现的。“尼人”的体质较之北京猿人有了
较大进展,脑容量大约 1530 立方米,相当于现代人,但脑形与褶纹不如现代人发达,骨胳上还有猿类的特点。这种类型的人类化石遍布欧亚非三洲,在法国、印尼、巴勒斯坦、中国、罗得西亚等地都有尼人化石,中国叫河套人、丁村人、长阳人等,巴勒斯坦叫卡麦人,各地都以发现地取名。“尼人”阶段出现了氏族社会的萌芽,欧洲有法国的穆斯特文化,中国有河套文化和丁
村文化,非洲有罗得西亚型文化等。有人说这种文化距今有 20—30 万年、有
人说 10 万年、有人说 2.5 万年,大概这种类型的人在时间跨度上有 10—20 万年,基本上属于旧石器的中期阶段。他们已有了初步的宗教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死者的安置上。其一是有简单的墓穴,已经不像中国猿人那样把死者随意乱丢;其二是让尸身以某种姿式、躺在墓穴里;其三是尸身及尸身周围被撒上红色右粉末,并有石器工具放在旁边作为随葬物。当然这三种情况并不是同时同地出现在欧亚非三大洲发现地,但在尼人类型的人类中间已经有这种现象,这说明他们在思考人死以后的情况,并且构想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人的世界,也许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灵魂观念,也许是认为人死是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过生前的生活。
在“尼人”阶段比较典型的宗教现象大都是欧洲上古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如法国穆斯特的一个洞穴里,“尼人”的死者头枕一块燧石,身旁有 74 件石器,周边用石板相围成墓穴;意大利罗马城附近一个山洞里,“尼人”的死者头部用石头相围;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山洞里,尸体及尸体周围被有意撒上红石粉末,随葬物中除石器外还有骨制的装饰物,尸身以一定方式安放在墓穴里。经分析,红色粉末表示光明和温暖,可能与红色的火焰相联系;随葬的器物表示死者也要继续进行物质生产,可能还没有欢乐天国的概念;用石板、石块围成的墓穴表示不让尸体毁坏,可能是认为尸身毁坏后就不能再继续生活。所以,这时的宗教意识是对“死”的不理解产生出来的,大概对于死后的世界设想为还能劳动谋生的世界,还没有抽象出神灵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