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著作的内容和分期
吠陀著作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相传是古代仙人、圣者受神的启示而作,实际上是上古时代印度西北地区的文献总汇。它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经”,对整个印度古代宗教意识及政治、哲学诸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吠陀著作的基本思想源于公元前 1000 年以前的历史。从广义来说,吠陀著作包括《吠陀本集》(“吠陀赞歌”)、《梵书》(“婆罗门书”)、《森林书》、《奥义书》等著作。每部书都是由几部著作组成,文献浩繁。从狭义来说,吠陀著作指《吠陀本集》,它包括《梨俱吠陀》(《赞颂明论》)、
《夜柔吠陀》(《祭祀明论》)、《沙摩吠陀》(《歌咏明论》)、《阿闼婆吠陀》(《禳灾明论》)等四部著作,每部书又分为若干卷。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本集,也是“圣书”中的经典。一说形成于公元前 2000
年中叶,成书于公元前 1000 年中期。全书共 10 卷,收集了对自然神的赞歌和祭祀祷文共 1028 首,10552 颂歌;《沙摩吠陀》中大部分对《梨俱吠陀》的赞歌配上曲调,是部祭祀用的歌曲集,共 1549 首;《夜柔吠陀》是讲如何应用《梨俱吠陀》进行祭祀的集子,分《黑夜柔》和《白夜柔》二类;《阿送婆吠陀》是巫术、法术、咒语的汇集,共 20 卷,讲驱除病魔、恶神及灾害,
祈求战争的胜利,这些著作形成于公元前 1000 年左右。
《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是对《吠陀本集》的解释和发挥, 形成较晚,大约在公元前 900 年至公元前 600 年间,部分《奥义书》到公元前后才成书。由于吠陀各派别的解释不同,所以这些书的思想也不是统一的、一致的。其中,《梵书》讲祭祀的起源、目的和方法与赞歌、祭词的意义, 包括宗教神话传说、巫术、咒语和哲学观点,涉及到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问题。经考证,不仅四部《吠陀本集》都有自己的梵书,而且各派吠陀也有自己的梵书,流传下来的梵书有 14~15 种版本;《森林书》可能是因
为信奉吠陀的人在森林中修行和传授知识而得名,它在讲祭祀的仪式和方法时,侧重于讲人为什么进行祭祀,以及人与自然、灵魂、神的关系,涉及到对宇宙和人生之奥秘的探讨;《奥义书》成书年代最晚,大约是在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还有新的《奥义书》问世,这是一部很特别的著作。“奥义”的梵文是 Vpanisad,原意为“近坐”、“秘密相会”,引申为师生相传的“秘密教义”,又为“吠陀的最高意义”。流传下来的《奥义书》有 200 多种,讲人的本质、世界的本原,人和神、自然、灵魂的关系,人死后的命运等等宗教性质的哲学问题,它与其它吠陀文献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抽象性、思辩性和系统性。
吠陀著作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吠陀时代又称为吠陀教,指公元前 1000 年以前,以《梨俱吠陀》为代表的《吠陀本集》为经典著作;晚期吠陀时代又称婆罗门教,指公元前 900 年到公元前 600 年前后,一般截止到耆那教、佛教的兴起,以《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为经典著作。
吠陀文献的分期是相对的,吠陀教与婆罗门教的划分也不是截然的。第一,早期和晚期、吠陀教和婆罗门教,都尊《吠陀本集》对神的赞歌、祭词、颂文、咒语和巫术、神话,都讲驱除病魔、恶神,战胜敌人,祈求繁荣与顺达,使研究者极难把某种宗教观念划分为哪个历史时期;第二,婆罗门教实际上是对吠陀教的解释和发挥,宗教意识和宗教行为基本相似,都把婆罗门种姓神圣化;第三,早期吠陀教和婆罗门教都和后来的印度佛教组织形态不一样,他们不建造神庙、神殿,虽有严格的种姓制度但没有上下相统一的宗教组织。婆罗门种姓在早期吠陀时代就产生了,婆罗门教与吠陀教都是这个种姓所形成的宗教行为;第四,人们至今对公元前 6 世纪以前的印度史的认识还有些模糊不清,有待于考古发掘和文献的进一步考证,所以对早期吠陀时代的具体宗教行为仍需研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