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的兴起

  1. 耆那教的历史和教义。耆那教兴起于公元前 6 至公元前 5 世纪。“耆那”是指“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故该教又称“胜利者的宗教”。相传耆那又是创教人筏驮摩耶的称号。筏驮摩耶,佛教称他为尼乾子·若提子,意指“离系亲子”,是“外道六师”中的一位人物。耆那教尊称他为大雄,相传是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5 世纪间的人,属刹帝利种姓,30 岁出家

修行,传教 30 余年。该教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有 24 位祖师,其中 23 位叫

巴湿代那陀,大约是公元前 8 至 7 世纪的人,当时婆罗门教还是兴盛期,相传他娶阿踰陀国王的公主为妻,曾率兵打仗,30 岁出家修道,经 83 天就修炼成道。在他以后就是筏驮摩耶,耆那教的这两位人物均是历史人物,另外的祖师是传说中人物。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 8 世纪前后,耆那教作为婆罗门教的“邪道”已经潜伏存在。

耆那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公元前后发生分裂,有天衣派和白衣派。天衣派亦称“裸体派”,主张教徒不可有私财,连衣服也不能有,要以天为衣。白衣派穿象征清白的白衣,重修行,主张男女平等。以后这两派又分各个小派,逐渐衰微,但在印度史上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耆那教的基本教义:

命、非命、三宝、五戒、苦行,是该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中心问题是灵魂如何解脱的问题。

“命”,即灵魂。耆那教认为,人与动物等生命体(也包括神、魔鬼在内)有动的“命”,地、水、火、风等无生命有静的“命”,灵魂附在物质上就会受物质的束缚,这就要求有一个不受物质束缚的灵魂(即解脱的灵魂),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追求。

“非命”,即非灵魂,指有形物质和无定形物质。耆那教认为,灵魂、人、有形和无定形的物质构成了“充实的空间”,他们的根本属性是在空间这个条件下运动和静止,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虚空的空间”,这是摆脱了肉体、物质之后的灵魂的活动场所。

“三宝”,是指耆那教讲的灵魂解脱的三条道路,即(1)正智,学习该教的经典和教义;(2)正信,信仰该教的经典和教义;(3)正行,实行该教的教义和戒律。“五戒”,即正行的五种禁忌,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恋感官享受(不奸淫)、不畜私财(“无所得”)。“苦行”,即正行的修行方法,分内外两种:外苦行指节食、斋食、限食、不食珍馐美味、独坐、忍受身体之苦痛等;内苦行是赎罪忏悔、节制言行和思想、禅定、舍弃身心烦恼、勤于正智正信等。按耆那教的说法,人这样做了,也就使自己的灵魂解脱了怒、骄、贪、惑等“业”的束缚,从而获得了“无涯智慧”、“无限信仰”、“无量力能”、“无尽欢愉”四种“至善”。

耆那教与婆罗门教不同,其一是它舍弃了吠陀经典中诸神,创立了自己的崇拜对象,即 24 位祖师,特别是大雄祖师;其二是它的业报轮回的灵魂解脱说同婆罗门教的主张也不一样,其中“不杀生”、“不畜私财”和人们的灵魂经修行都可得到解脱的看法,应是针对婆罗门教而言的。

  1. 耆那教的经典和寺院组织。耆那教奉《十二支》为经典,总计 5 部

25 种,有分支、付支、杂记各经卷,实际只有 11 支为真传,第 12 支散佚。

它是公元前 3 世纪根据筏驮摩那的教义整理而成的(一说为公元前 5 世纪编

集而成的)。后来,白衣派把它奉为不可更改的至理名言,而天衣派认为 12 支不完全,又把自己的文献补充进去。该教除了上述经典以外,还有大量关于哲学、逻辑、文法、历史、教理方面的著作。

耆那教的起初阶段反对婆罗门教的诸神和祭祀,可能是既没有至高神又没有寺院,后来把教祖大雄看作全知全能的最高神,创造出了各种神话,并建立寺院庙宇,吸取和改造婆罗门教的诸神形象,出现了偶像崇拜及各种崇拜形式。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宗教,它发源于公元前6 世纪至 5 世纪,从此开始了佛教时代。

古印度的吠陀教和婆罗门教虽然维护种姓制度,但还是倡导在种姓范围内多作善事。该教重视个人修行,不重视坟墓营造,也不搞神庙,其“梵我同一”和来世业报学说流传极广,直接影响了南亚次大陆宗教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