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庙、祭祀及人祭

商代只有家族庙和临时性的神坛,可能没有专门供奉神灵的庙宇。祭祀可分为天地祭和祖先亡灵祭,主要是祭天祭祖先。在家庙中,内设祖先和死者亡灵的牌位,可能还没有画像或塑像,祖先与“天帝”相联,祭祖先和祭天相联。“天”可能为主宰神或神的总称,大概这是个较模糊的观念,不设神像。祭祀有一定日期、程序,遇事也可以随时祭,求祖先和“上天”的保佑。大概在固定日期里十分隆重,可惜这方面的史料欠缺。祭祀时,祭祖宗是在家庙中进行,祭天是在城外进行,后者叫郊祀。郊祀是在野外选一块地方,设置高台,在这神坛上祭天。祭祀分等级,郊祀可能是王一类人物的专利。商王、大臣、诸侯们在祭祀时,由“祝”负责具体事务,自己祷告“天” 和祖先的佑助,奴隶们没有自己的家庙,一般百姓大概是自己在家内祭。祭品有植物类、动物类和活人。我们至今还不知他们祭祀的具体形式,只知他

们曾以活人祭天、神灵、祖先和死者亡灵。

人祭的形式在商代以前就应该存在,因为在上古时代有许多地区的原始民族都有此风俗,不可能源于商代。在商以后,两周也有人祭,秦汉以后才逐渐消失。商代的人祭有两种情况:

一是人牲。在祭祀时杀死一个或几个活人,以此供奉神灵和祖先,求告神助。开始的对象可能是战俘,后来也有奴隶和其他人。杀死战俘可能主要是在战争的起始与结束,以此表示自己的能力和神灵佑助;杀死奴隶表示祈求主人财富增加,可能是在奴隶制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在商代的卜辞中,以活人为祭品与以牛羊豕等牲畜为祭品的记载基本一样,当时奴隶与战俘同牲畜没有本质的区别。

二是人殉。在埋藏死者时以活人作为随葬物品的葬礼形式。主人的尸身以棺槨安置在墓穴里,作为随葬品的活人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活埋,有的跪形,有的站立守卫形。人殉的对象大都是同主人有过联系的人物,做仆役的奴隶及妻妾、侍卫亲信、陪臣等等,男女老少都有。已发现的商代王陵、王族与大臣的墓穴和贵族的坟墓,都有人数不等的活人随葬,有的王陵多达 300

—400 人。据统计,殷虚侯家庄 1001 号墓殉人总数达 400 人,武官村大墓群

的南侧发现主人旁边有 200 个祭祀坑,共有 1200 具尸骨,都是几个主人墓的随葬物。

以活人作为随葬品不仅是权势的象征,而且也是宗教意识的表现。他们认为人死以后仍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主人死后仍要享用奴仆。殉人过程有一定规定程序,殷虚侯家庄的王陵是,陵寝门旁或门前开几个小坑,埋人守卫,卫者均站像,有戈、盾、狗等随葬物置放;墓内厢房后面有长方坑, 殉人的数目较多,大都被砍头,有牛羊兽作为随葬物,杂埋其间;正房之前为四列葬坑,有儿童和觚爵车舆等,五列葬坑有 20 人骨架,两人跪顶鼎、献等 8 种器具,5 人有刀、戈等器具。这样,商代的人殉墓就给死者准备了一个供应有序,使用有物,征伐有人的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