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IBM 的 PCC 工厂
蓝色巨人自我解体的成功典范
1991 年开始,电脑业的蓝色巨人 IBM,进行组织改革,以组织重整
(restructuring)的概念,进行组织的解体、扁平、独立再重组。由以往中央集权的组织结构,转而为独立的许多小公司。1991 年 11 月 26 日,前执行长约翰·艾克斯(John F.Akers)宣布,要将 IBM 解体为 13 个各自独立的小公司,让它们拥有完全自主的决策权力,可以放手在市场上与所有电脑公司竞争,并比过去更接近顾客,更迅速提供满意的服务。1993 年继任的葛斯纳
(Louis Gerstner)更贯彻解体的政策,使得 IBM 在 1994 年终于转亏为盈。这种以解体方式,让公司之间形成又竞争、又合作的联盟关系,通用电
气、飞利浦、通用汽车,甚至台湾的宏棋电脑,做法都相类似。
IBM 的个人电脑公司 PCC 就是解体独立的产物。PCC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Austin)市的一个主机板生产工厂,有原来的两大主建筑物中间的 2400 米,作为主机板的生产线。经过再度内部组织变革后,将原生产线变
为四个 200 米的小事业单位(unit cell),员工从原有 1100 多人减低到 400 多人。
五项改变的法则
其实由一条条的生产线转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小事业单位,PCC 改变的不只是表面上实体(physical)的大小而已,最重要的是软件的改变,其中的法则(principle)包括:
-
以顾客的需求为最高原则。必要的时候,做必要的事,除此之外无它。亦即顾客不需要的,我们不必去做出来等顾客上门。如此一来,成本自然降低,而顾客也不会因不满意而抱怨。
-
完全排除没有附加价值的工作。教育员工不只知道 know how,更要知道 know why,才能进一步避免成本的发生。例如不必要的会议根本连开都不用开,更不用提会议上如何进行讨论了。所以让员工知道 know why,就是让他们学习做该做的事和做对的事(do the right thing),而不是只一味地把事情做好(do things right),连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都无法分辨。
-
改变是从自己开始。自发性、有自主性的学习,认真工作也享受工作, 因为有自主权,每一个小事业单位一百多个人可以自行决定这张订单要不要接?多少钱接?不是 PCC 决定,而是由事业单位,由“我”决定。
-
提升质量,摒除浪费。质量的提升不是只有引进好的机器设备,最要紧的还是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如何做整体的配合。除非绝对必要绝不会和以前一样,乱买新颖设备。以机器人(robot)为例,操作机器人也是人, 所以问题出在人的配合上。
-
考虑整体利益。不是自己好就好,必须考虑到别人;不是仅有的部分做好,而是要考量全体,整体系统的完整比什么都重要。
改革最大的成效是每个人都乐在工作PCC 的法则获致什么样的结果及好处呢?
1989 年改革前,2400 米的生产线只能生产 3 种主机板,1993 年以后,
却能做出 85 种主机板,而且价格与台湾厂商生产的产品相比有很强的竞争
力。每一个事业单位,可以生产 15 到 20 种不同的主机板,其中最为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的分工不再只是做自己的部分,而是去关心整条生产线,在任何时间内的每一个人,可以去协助另一个人的任何工作,要员工具备有这样的能力,以及这样的意愿。
IBM 能这么做并不简单,尤其是意愿,这个最难。
1992 年和 1986 年相比,PCC 的生产增加了 170%;1990 年与 1992 年的
库存比较,后者减少了 60%;员工数字,由 1986 年的 1100 人减为 1993 年
的 410 人;订单的所需生产日数,由 1986 年的平均天数 20 天,降低到 1993
年的 1 至 1.5 天。以上种种,我必须强调,这不是降低成本的问题,而是完全拿掉中间过程不必要的成本。
这是 7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初期,在美国产业界所产生的变革工程。
日本的瓶颈
那么同时间在日本呢?日本发生了什么改变呢?
日本在 80 年代后期,也同样碰到工业化社会的瓶颈,与十多年前美国工
业界的问题如出一辙。所以这几年日本景气萧条,不单纯是 80 年代泡沫经济的结果,事实上乃工业化大量生产的竞争优势无法再发挥。
1995 年我到日本参观通信产品大哥大的装配厂,发现以前日本人大量投资的机器人都拆掉了,而改为人工装配,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产品的样式太多样了,一种大哥大的款式很快地被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淘汰,大量生产的模式不复存在。日本人也发现在电脑、通信产品方面,其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继被美国人迎头赶上,像美国的康柏(Compaq)公司,其产品竟能在日本以接近 NEC 个人电脑一半价格出售。所幸日本人尚未有全盘接受外国产品的习惯,否则日本企业面临的危机更大。
日本产业界无法在资讯化社会及顾客导向时代来临时,及时转变过来的关键因素,在于资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虽然我们了解日本在资讯科技有极多的突破,也不乏有表现很优秀的企业,如花王企业的战略情报系统(Strategic In- formation System,简称 SIS),但绝大多数的企业各自独立的优秀系统很多,然而却未做好系统整合(integration),而美国在这方面,其量上的比例至少高出日本六倍之多。
日本在电脑网络资讯整合方面(network)的保守心态,肇始于传统以来就业伦理观念所形成的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造成变革的困难
日本的大企业病非常严重,其阻碍进步和变革的程度,与台湾的官僚体系颇为相似。1984 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AT& T 的被强迫解体,可以说是对过去“大就是美”的经营哲学提出了警告。而 1991 年 IBM 的自我解体,是真正宣告“大就是美”的时代的结束。因为在大企业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像癌细胞一样的事实,正吞噬着过去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
只见制度,不见人性。人成为制度的奴隶,所以企业愈大,法令规章愈多,久而久之就把自己绑死了。
-
人事成长,而非业务成长。造成冗员太多的企业内失业现象,可惜的是这些“冗员”,曾经一度都是公司的优秀人才,但因缺乏再充电和环境的实际磨练,结果只有一再地耗损,组织生产力于是日渐低落。
-
事情做好,而非做该做的事。大组织强调分工与负责,就是把工作职责说明书上的事做好就好,无法鼓励员工自觉发挥弹性及补位的加强效果。 4.危机讯号来自外部,而非内部。大企业病最可怕的是明明得了癌症,
最高阶层偏偏是最后才知道。
5.勤于内斗,怯于攘外。组织愈大,政治气氛就愈浓厚,每个人会为保有自己既得的利益拼命,却不会为顾客满意或组织使命而卖力。于是决策常成为私利、权利和人情的妥协产物,而非理性的产物。
大企业病在过去 know how 的时代,尚能解决问题,但是进到 Know Why 时代,那个存在的鸿沟实在太大、太深,要跨过去太难了,必须彻底地改变。连日本人也认为,要完全地转换过来,至少也得花上五六年的时间。
自从美国前麻省理工学院韩默教授(Michael Hammer)及钱辟教授(James Champy)发表《变革工程——企业再生的蓝本》(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Revolution)一书以来,每天可以在日本数百种杂志,以及好几个电视频道中,直接看到 reengineering 的外来语,其出现的频率之高,可以说任何别的字眼都比不上,而有关Reengineering 的单行本就多达四十几本。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是那么急于自我调整、自我改变,用变革工程治疗他们的大企业病。
改变常态
从美、日企业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起起落落,可以充分体会到环境的无常,变动才是本质。因此,我认为永续经营的驱动力就是“变”。
因为它们都已经显示: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威胁公司生存的大难题。一项调查显示了美国企业是如何看它们的未来的。(如下表所示)结论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不但要改变, 而且要持续地改变。
1970 |
1993 |
|
---|---|---|
不必改变(No Change) |
60% |
1% |
阶段改变(Incremental Change) |
35% |
24% |
不断改变(Continuous Change) |
5% |
75% |
而正如本章所举的例子,“变革工程”(Reengineering)是美、日诸多企业采取应变的管理趋势。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访谈将近 500 家美国企业及 124 家欧洲大公司时,结果显示 69%的美国公司及 75%的欧洲公司,目前都已着手进行企业的变革工程。至于那些尚未进行的公司中,至少有一半打算引进这种管理手法。
为什么“变革工程”会成为企业厉精图治的惟一救星呢?因为从 80 年代开始,美、日企业或多或少都尝试运用组织重整(restructuring)、企业减肥(downsizing)、改善(kaizen)、流程精简(Lean Operation)等手法进行改革,也收到一些效果,直到韩默博士等提“变革工程”(reengineering)理论后,企业界才发现原来这些手法都是“变革工程”的一部分。但我认为他们所谈的“变革工程”只是摸到一些皮毛而已,因为大家都误以为“变革
工程”只是流程的问题而已,而我认为它是一种哲学、一种心法,而不是手法。只从技术面看“变革工程”,根本无助于解决今天企业碰到的问题。所以,尽管有那么多的公司想引进“变革工程”,但大多数都失败了。所以, 才会有人认为“变革工程”会像其他的管理科学有可能过时。可是,我谈的“变革工程”永远不会过时。
我认为“变革工程”和其他管理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 1.它具有“破坏性”:从思维模式的变革开始。
-
它具有“建设性”:它必须用全新的思维模式来开创。
-
它必须经过前两个步骤交替作用而达到与众不同的境界。
也就是说玩没有人玩过的游戏。这种说法,我相信也没有人说过。“变革工程”的英文 reengineering 就能够诠释它的意义。
所谓“工程”(engineering),是指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我们要造一架飞机,从构思、设计、画蓝图、试做、实验、生产、装配到正式启用,整个过程就是“工程”。而所谓“变革”(Re)是“重新、再来”的字根,有赋予活力的意思。
简单地说,“变革工程”就是要放弃现行的做事方法(系统),重新再出发。因此,重要的事是不能依常识判断以及自我设限,认为“我”不能这么做、“我”不能这样改变,而是想要如何才能让“顾客”满意,一切的做法必须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为起点。
今天,所有的企业都面临无法适应环境快速变迁的问题,产品或组织必须重新设计、重新建构、重新研发。例如生产方法过去用焊接,现在可改为一次成形;产品材质原来是钢骨结构,现在可尝试以复合材料替代;研发步骤从前必须循序渐进,现在可借电脑科技同步进行。这些都是“变革工程”。
结论
最后,回到本章的结论,为什么企业要进行变革工程呢?最简单的答案是,如果你不改变,绝对会失败,因为用过去成功的方法,已无法应付面对的挑战。而如果你去尝试改变,虽然不一定会完全成功,但至少可以不完全失去成功的机会。
换句话说就是,改变的话,在未来有成功的希望;不改变,就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