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场院学习革命
台湾每年七、八月的“烤季”总在“汗蒸如雨,袖不及挥”的酷热中展开一连串“一次定生死”大小考试。然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再夹杂着几件考试舞弊、自杀案,以及几篇痛斥考试及教育方式不当的文章,而缓缓落幕。这样的戏码似乎每年都要上演一次,我们除了祈祷下一代可以平安且勇敢地度过如此煎熬外,好像也别无他法。
1996 年,随着气温缓缓下降,“烤季”结束之际,彼时教育行政主管官员吴京却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提出高职免试升学计划,意图为台湾百病丛生
的教育沉疴注入一剂新的救命药方。对于吴京大刀阔斧的举措,我个人深感敬佩,而这个数十年不动如山的教育制度——并不是因为它错了,而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巨变,促使它走到了该变、非变不可的时机。
不过更令人期盼的是,除了类似“免试升学”这种相关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外,我们的教育主管单位也能够在后续的教育改革中,强调对于教育内涵的革新。换句话说,教育真正的改革,是一场学习革命,应当落实到改变既有教育系统中的学习方式,设定符合环境需要的新学习目的。
传统教育无法满足
如果以马斯洛(Maslow)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作为反映的基础,则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环境因素对学习教育的影响。在工业化社会里,教育制度强调学习方式及目的标准化,不仅课程的设计制式,同时运用单一答案的考试方法去规范标准人才。在这种学习方式下的产物确实符合了工业时代大量、机械化、标准生产线的人才需求,而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此时的人大部分都追求基本生理、或是安定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但是在资讯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形下,人类社会已无可避免地迈入一个资讯化社会。由于电脑与通信科技的高速串联,任何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吸收到任何想要的资讯,因此我们的世界在空间及时间上变得更小、更接近,但是所包含的内容也由于资讯的充斥及方便,而变得更为多元。
就如许多趋势预言家所预测的,此时的人类虽在空间上会更加同化,但也会根据个人的特质及差异去进行异化。换句话说,以马斯洛需求理论而言, 每个人都会开始去追求最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的满足。在这种环境变化下,旧式强调单一标准、并不鼓励发展个人特质的教育学习方式,很显然就无法满足人类对资讯社会的需求。
再进一步而言,现存的教育学习方式,也无法培养出未来资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工业时代,组织的形态大都是金字塔状,职责层次分明,运作方式“如手使臂、如臂使指”般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对人才要求能够服从单一的标准,而听话才有升迁的机会。
但是在资讯化的社会,组织形态将会是一个虚拟的网状组织,架构扁平、层次模糊,运作强调资源整合及串联,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将是能够拥有众多网络、迅速吸收资讯,并可创造高附加价值的领导者——这是既有教育学习方式很难培育出来的。
就拿台湾的教育制度为例,我们的学习是为了追求考试高分,可以考上明星学校,学习方式也从而注重记忆单一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因此学子们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就知道为念书而念书,浑然不知学习的目的为何。而学习努力曲线更随着考试的重要性,从小学、国中、高中,一路到大学而达到最高峰,然后在大学后陡然降低,甚至从此不再学习,视读书为畏途。试想,这样培育出来的下一代,如何有可能不断地学习,并且在资讯社会里与人竞争呢?同时我相信这类人,也将会是本来职能变迁、技术移转后,工作流失现象产生时的第一批失业受害者。
学会终生学习
因此我要在这里提出,要落实教育改革,首先我们必须确立教育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让所有人了解到,学习并不是在学校毕业后就终止,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学校教育在学习内容上, 不能仅注重 IQ 的发展,更要鼓励 EQ 及其他智慧的发展培养。
根据哈佛大学高得乐的研究,人应该有七种不同的智慧,分别是语言智慧、逻辑算术智慧、视觉空间智慧、肢体运动智慧、音乐智慧、人际关系智慧以及自省智慧。过度的强调 IQ,也就是语言及逻辑算术智慧,则可能培养出很聪明,但人格操守不完整的人,其结果可能危害更大。
再者,在学习方式上,则应该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学习特质,采用开放启发的互动教学,让每个学习的人都感觉学习是件有趣的事,而学习不再有趣可能就是失学率节节高升的主因。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特异征状研究中心曾针对美国、香港及日本的学童做过一项学习特质研究;其结果显示,一般而言儿童有三种不同的学习特质: 互动式学习,经由移动、接触及实际做而学习;视觉式学习,经由图片视觉学习;声音式学习,经由音乐、声音学习。
以往制式的教育都要求儿童们乖乖地待在教堂内,静静地听、看及记忆, 而这样呆板的方式自然会抹煞许许多多学习特质独特的人。因此只要创造出一个有趣且符合多元学习特质的学习方式,那要多培养出几个如爱迪生、爱因斯坦及邱吉尔等不被传统学校接受的杰出人才,相信不会太困难。
吴京此次的改革动作,确是为长久以来“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的教育改革,跨出重要的第一步。而且我相信,这个改革能否由制度改变落实到整体内涵的改革,攸关台湾未来发展至巨。诚如荷兰人文学家伊拉斯谟斯
(Erasmus)所说:“一国之希望系诸能否对其下一代有良好之教育”(The mainhope of a nation lies in the proper education of its youth)。如果我们期盼下一代中国人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那教育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1996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