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学习

1995 年初春,政府发表 1994 年度台湾失业率的变化,显示整体失业率由 1992 年的 1.45%上升至 1.56%,其中以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失业率高居各类教育程度之冠,由 1.92%增至 2.23%,再度引发岛内“高学历高失业”的议论。失业率的上升固然为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但亦显示在现今整个世界爆炸性的变动之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快速地转变,人力资源也面临“变革工程”的趋势,需重新改变思维模式。从过去“具有什么技术能力”的“人才”, 转变成“具有什么学习能力”的“人力资财”,整体人力素质才会提升。

过去工业时代蓝领工人失业的情形,现在同样也发生在白领阶层或高学历者的身上,连全球第一大电脑公司 IBM 也在 3 年之内共裁员近 20 万人,已透露出转变的讯息。

过去裁员大多与经济景气有关,一旦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也跟着增加,不过近年美国企业的大规模裁员,却与经济景气反向而行,因为在此 3 年内, 美国经济连续成长。此种失业现象并不能纯粹以摩擦性失业来解释,而且不仅是美国才有的现象,欧洲的失业率更是逐年扩增,即使政府采取多项增加就业机会的措施,亦于事无补,徒增资源的浪费。主要是大家并未察觉环境的转变,以致于采取错误的对策。

大环境今非昔比

虽然台湾的失业率一向远低于充分就业水准 3%,且在“士大夫”的观念影响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日益增多,失业率上升不足为奇。但在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情况下,必须对大环境的转变加以了解,以免步上欧美的后尘。至于转变的原因在于:

  1. 工业社会大量生产、大量销售、追求效率、工作细分化的时代已逐渐逝去,取而代之的是多样、适量生产时代的来临。过去工业化社会对于人才有效运用的策略——工作细分化,已不符实际的需要,反而是多功能的“人力资财”成为人力开发的重点。

  2. 由于现代科技进步神速,工厂有许多专家系统的出现,使得非专业人员亦有能力处理专业工作。从工厂中蓝领工人(blue-collar)的工作来看, 由于自动化机器的发展,焊接工不必亲手学焊接,只要学会如何操作机器人

就可做焊接工作。此外,只要学会操作电脑,各处机械就可替你制造各种零件、加工、组装、喷漆。同样地,白领员工(white-collar)亦可透过电脑及资讯技术处理非专业领域的工作,也就是运用专家系统的互动方式,获得正确的判断或决策。

  1. 在资讯化社会的急遽变化下,许多工作消失速度加快,也产生许多新的工作,因此人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领域工作的现象,将会变得很平常。所以许多人需要培养第二专长,甚至第三、四专长。

  2. 竞争的激烈,使得各个企业、机构,甚至于政府都需要减肥

(downsizing),也增加了对通才者的需求,因此形成教育程度愈高(专业教育愈深)者,求职愈困难的现象。这是由于教育程度愈高,专业教育愈深者,转变的意愿相对地降低。先进国家都经验过高学历高失业率的现象,这种现象正逐渐在台湾出现,而且愈来愈明显,并引起大家的注意。

通才教育

事实上,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正规教育的内容,亦即在 21 世纪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财”?我说什么样的“人力资财”,并非一般人所说的“具有什么技能”的人,而是“具有什么学习能力”的人,也就是这样的人必须是有意愿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具有意愿改变的人力资财。

过去的教育训练重视教“技术”(teach skill),而非教“心”(teach heart),因此在接受正规教育时所学的东西绝对无法应付资讯化社会的快速变化。未来的正规教育不仅提供专业教育,同时也要教育出一位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是一位通才,而非专才。所以未来教育的变革应走的方向如下:

  1. 人格教育,亦即提升人的品质的教育。“人格”提升,整体社会的 素质就会提升。

  2. **教导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学海无涯,重要的是适应快速变 化的环境,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