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门心法:思维模式的转换

开发新的观念并不困难,难的是从旧的观念跳出来。

经济学家凯恩斯

环境一直在变化。例如顾客需求愈来愈高、愈来愈多样化,造成竞争激烈。科技日新月异,资讯成为致胜关键,国际间已经没有国境。人口结构和以前大不相同,各方面也强调自由化。讲求知识化的现代社会,产品和服务要求高质量,服务业逐渐受重视,环保更是事关人类存亡。

这些变化导致竞争关系、业界构造及产业结构丕变。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面临如此多变的环境,如果不让组织活性化,并开发新事业,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改变思维模式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成长极限,此即 S-curve 理论。一个组织成长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忙于喂饱市场,扩大销售量以确保利润,殊不知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正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成长极限(Limit of Growth),也就是说每个“Paradigm” 也都有其成长的极限。

面临危机。此时多半的企业会设法重整组织,避免企业衰退的命运,例如缩小不划算的部门、停止赔钱的生产线、节约经费、要求中级主管提早退休等。但是重整组织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因此成长曲线终将下降(如图 3-1 所示)。

最好的方式是在企业达到成熟期时,即在企业尚未出现问题前就转换思维,由一个思维模式跳到另一个思维,就能没有成长的极限(如图 3—2 所示)。

所谓“思维模式”,源自于希腊文 paradeigma,有理论(Theory)、样板(model or pattern)、假设(assumption)或者参考架构(frame of reference)等意思。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意识的力量》(Powers of theMind) 一书中,对“思维模式”的诠释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方式,就好像水对鱼一般,思维模式所诠释的世界,帮助我们去预测他人的行为。”

而更重要的一句话是:“当我们身处在一种思维模式中,就很难反映出另一种思维模式。”

《未来优势》(Future Edge)作者巴克(Joel Arthur Barker)对思维模式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他说:“所谓思维模式就是一组规则和限制(成文也好,不成文也好),它包括两件事——它建立或定义了我们思考的界限, 以及它告诉我们如何在这界限的范围内追求成功。”

我也对思维模式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它是一种习惯的游戏规则。” 就好像篮球比赛时,你必须用篮球的规则去得分,如果你突发奇想,把

篮球当足球踢,你就会被判犯规。

在人生的球赛中,我们经常被灌输、被教育须遵守前人的游戏规则,虽然这有助于秩序的形成,但往往因过分地因循旧制,而失去创新的机会。

组织变革最大的阻碍原因在于组织内既定的游戏规则。要做到组织活性化和开发新事业,必须采取的策略是“改变游戏规则”。改变游戏规则要先从改变个人意识做起,连带着影响个人行为、甚至组织行为,接下来事业结构也会跟着改变,最后企业体质会彻底转变。组织变革绝不是组织大小的改变、功能改变或系统改变,最重要的是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如此一来,不仅个人可以无限成长,还可以让组织成长,并达到社会和国家成长的目标。

一个企业如果不做新的尝试,绝对无法获得永续生存。假如怕失败,则企业永远无法做新的尝试,但如能改变思维模式,像爱迪生发明灯泡时,用了上万次方法,有些人笑他“失败”了上万次,但是爱迪生说他不是“失败” 上万次,他只是试

了上万次方法,知道用这上万次的方法制造不出灯泡。爱迪生的思维换了上万次,终于发明出电灯泡。如果不试,一点机会都没有。因为要试,当然该放弃老套的做法,用全新的方法不断尝试。人类文明的演进,亦是如此,(如图 3—3 所示)从牛顿的万有引力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动人类文明二次跃进,现在新科学必从意识与物质融合,才能带动第三次的文明跃升。

在不需要改变的时候改变

永续经营的驱动力就是“变”,而且不是在不得不变的时候才变,而是提早变,问题尚未发生时就变。企业绝大多数都在财务重大亏损出现后,人财的流失之后才想变。想要变必须要投入资源,但此时资源已有限或流失, 想要变缺乏能量而增加变革的困难,因此变革最好的时机是在成长期中。在成长期中,资源很多(人力、资金及时间等),变革成功的机率非常高。但很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被迫没有路可走时才想变。GE 和 IBM 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对比。

我们的组织突然受到重创,可能会激励我们有一番改革,事情还会出现转机。但是环境假使是慢慢恶化,当事人浑然不知,就可能导致彻底的失败,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这正是典型的“煮熟青蛙并发症”)。

例如,美国 GE 公司在没有非变不可的时候就变革,所以能从容地花十一二年的时间裁撤 15 万人,IBM 却因来不及了、不变不行了,才在二年的时间内不得不裁员 20 万人,引起的反弹大,效果也不如 GE 佳。

又如政府机构,如果早二三十年就逐步实施行政改革,今天早已步上轨道,但累积到现在才改,就会很累。

1981 年威尔许(Jack Welch)继任 GE 公司总裁职位时,这家公司的业绩表现还很好,没有人认为 GE 非变不可。所幸威尔许眼光过人,知道环境已在改变,进行大幅整顿。否则如果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就将被时代的潮流所吞没。《GE 传奇》( Control Your Destiny or Someone Else Will) 中指出,GE 裁员的数目,包括自动离职或被遣散,合计约有 15 万人以上。有人谑称威尔许为“中子杰克”,就是讽刺他把人裁光了,只剩建筑物,与中子弹没两样。威尔许接掌公司时,员工总数约 42 万人,到 1992 年底,GE 的员工总数只剩下 268000 人,而且这个数字在继续下降。GE 为了使较少的员工掌握逐渐成长的企业,设计了新的组织结构,增加每个主管管辖范围,

促使员工充分授权、不做不必要的工作。1981 年以来的财务成绩证明了 GE 求变的策略奏效。十一年间年营业额由 270 亿美元增加为 620 亿美元,净利

也由 15 亿美元增加到 47 亿美元。

反观 IBM,因为没有改变,虽然它的营业额超过 GE,IBM 是美国第四大公司,GE 则是排在第五,但 1993 年 IBM 亏损 58 亿美元,1994 年则亏了 80 亿美元,创下“历史上单一企业最大亏损”的纪录。原因是不知改变,改变太慢,而更主要的原因是组织的自满文化。

不能随机应变、不能调适自己的企业不可能生存,他们会成为被接管、购并的目标。现实非常残酷,现在不采取有效的任何改变措施,任何企业都可能被变化毁灭。因此企业必须掌握社会的脉动,不能与之脱节,否则企业的价值认知错误,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可能事倍功半。

跳脱成长的迷思(myth)

世界上所有的系统都有缺点,不论哪个国家、企业,都有成长极限,每个思维也有极限,但是我们如果转换思维,亦即由一个思维跳到另一个思维, 不是在一个思维里面钻不出来,就没有极限发生。

让我谈谈一个有趣的故事:

日本 SONY(索尼)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公司,它们的研发人员早在 1975

年,就发明了镭射唱片,但 1976 年却决定放弃商品化。原因是他们依旧以

12 吋唱片尺寸做镭射唱片,但它可连续录音 18 小时的音乐真是头痛的问题。

同时经过计算,一张唱片至少要卖 200 美元才够本,这么高的价值,市场是很难接受的。故认为镭射唱片没有商品化的价值。

在三年后的 1979 年,荷兰飞利浦(Philips)写信给 SONY,告知他们也开发出镭射唱片,希望能和 SONY 谈一下标准尺寸的问题。

如果 SONY 是美国公司,其反应一定是回绝飞利浦,告诉他们不必再浪费时间。但 SONY 是日本公司,它不动声色,看看飞利浦葫芦里卖什么膏药?

因此,飞利浦派了一组人员来到日本,SONY 请他们先谈开发镭射唱片的经验,飞利浦人员就拿出一张只有 4.5 吋的镭射唱片出来解说,SONY 人员大吃一惊,问这个尺寸是怎么决定的?

飞利浦人员就告诉 SONY,镭射唱片研发小组的召集人是交响乐迷,他曾问他的朋友柏林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唱片该多大?

卡拉扬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的唱片都太小,如果你不能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放在一面上,就不够大。”

所以,他们回去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录成单面,就是现在我们看到 4.5

吋大小的镭射唱片。大家一定没想到,贝多芬在 172 年前所作的曲子,竟然决定了现代镭射唱片的大小。SONY 也因为没有放弃和飞利浦面谈的机会,以致可以共享在镭射唱片市场开发出来的巨大利益。

SONY 虽然创新能力很强,但研发人员竟然只想到空间,没想到时间。如果让飞利浦单独宣布 4.5 吋标准,将来在镭射唱机、唱片市场哪有 SONY 的立足之地。

像 SONY 这样的公司也会有思考的盲点,这就是受限于既有的思维模式。多数人害怕尝试新事物,习惯因循传统和前例,因为这样最保险,这也

是许多大企业的通病。但是老是认为以前的做法理所当然,这样人类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思想、行为永远摆脱不了传统。我们必须挑战旧思想,重新思考行之已久的游戏规则,寻找新的解决之道。例如在商场上竞争,一般企业只想到该如何赢得这场战争,却没想到该不该打这场仗,如果换个战场, 情形会不会更好?

许多企业也知道要改善问题,因此会略微改变现况,例如改变商品包装、名称等,但这只是局部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没有对症下药的改革方式,都不算求“变”。

思维模式如水之于鱼,在很多场合无法察觉,当人们处理事物时,它藏在潜意识中,但却能决定人们的所作所为。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所作所为都受思维控制,但是如果这个思维没有办法达成我的目的,就该把它丢掉。话虽如此,要让自己推翻自己既有的思维模式,会遭遇心理上的极大阻

碍,尤其读书愈多、愈有经验的人,愈难跳出这个界限。克服这个困难的惟一办法就是透过学习、训练,变成愿意改变的人,用新的眼光看事情,或是站在外行人的角度解决问题。

有时专家因为懂得太多而不敢轻易地问问题,反而会找不出问题的解答。专家的专门知识当然令人推崇,但是当今的环境变化太快,应用过去的理论不一定能找到解答。在观察事情时,必须总是把自己当作初学者,用新的眼光来看事情,不怕犯错会被嘲笑,才不会为自己过去的知识所蒙蔽,下主观的结论。

在中国成语中,有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故事叫作“刻舟求剑”。从前,有人在江中遗失了一把剑,他赶快吩咐船家在落剑的舟上刻一道记号;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靠岸的时候,只要凭这个记号,就能下水捞得遗失的宝剑!

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第五项修练》(The Fifth Dis-cipline) 一书中也提到类似的故事:一个路人遇到一位醉汉在路灯下找他家的钥匙, 路人想帮他,于是问他钥匙在哪里掉的,醉汉说是在他家的门前掉的,路人问他为什么在路灯下找,他说因为他家前面没有灯。有灯光的确容易找,但是问题不出在那里,再容易找也无济于事。我们平常遇到问题时,也常用最显而易见、最容易、自己最拿手的方式解决,殊不知问题不一定出在那里, 解决方式自然也就不妥当了。

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想看的,我们不想看的,反而别人看得到,因为我们受我们的习惯领域、我们的思维所控制。惟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打破思维模式, 才能扩大视野,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打破思维模式并非易事,必须下很大的工夫,必须学习。

学习引导改变

由于愿意学习就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是改变最重要的事。学习可以产生新的经验、新的能力,使人在面对问题时会想到许多种解答,而不是像现在的教育,把人训练成相信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造成眼光狭隘, 排斥他人。而且学习的目的是不仅在于知道,还要应用知道的东西,才能产

生结果。

在这里先提出组织变革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要使组织中的人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让他们好好发挥创造的能力。

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学习,但是我们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励人们一起学习。如果组织变革不能提供一个新的环境,不给员工一个表演的舞台,就无法说服人接受变革、要他们在台上表演。

学习应让人的想法和意识改变后立即付诸行动。行动改变了,习惯、人格、命运都会跟着改变。换句话说,命运改变起因于思维改变。有了自己的目标,坚信自己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大家就会主动学习。如果学习是被动的,就太辛苦,也不会有效果。

当然,人不一定要学习才会改变,但是如果不是学习产生的改变,无论是受到突来的冲击,或是在安逸中不知不觉地被陷害,都会付出极惨痛的代价。先知先觉,在事情未发生前改变才是良策。

学习性组织

学习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个人学习,接下来是组织学习,最后才是学习性的组织。

学习性组织关系着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真正想要的以及我们彼此相互的影响和学习。组织中的成员不断地一起学习如何学习,使得我们的能力增强,开创出我们真正想要的成果,在过程当中培育出新的思维模式,有共同的抱负而不受束缚。

彼得·圣吉强调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类最在意的是内心的需求,活着并非仅为生存,而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渴望得到满足。换句话说, 学习性组织的中心思想是“心灵的转变”。学习性组织的真谛在于重新创造自我,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认知世界和我们的关系,并创造未来的能量。彼得·圣吉还说,世界是由相互的关系构成,不是由事件构成。学习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模式和相互间的影响,因此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仅仅是一个插曲而已。

学习性的组织内,经验能够传承,别的部门的失败经验绝不重复,也就是真正能够“分享”,分享价值观、分享经验。例如克莱斯勒公司开发 Neon 汽车时,就是因为分享别的部门开发 L.H.车系的经验,节省了许多开发的时间和费用。

另一个必须注意的关键,是看事情必须由高处往下看,因为世界是由相互的关系构成,并非由事件构成。站在高处看,才能看到事情的整体和所有事情的相互关系。

  1. 过剩投资→开工率低下→损益分岐点上升

  2. 过剩生产→大量库存负担→价格降低

(1)+(2)→赤字扩大

  1. excessive investment→low operating rate→ break even point rises

  2. excess production→burden of large inventory→price falls

(1)+ (2)= loss worsen

举例来说,一般人相信的市场的竞争法则是,一个企业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扩大市场后再增加产量,又可以降低成本(图 3—4 中①

②③④循环),这是多数企业努力的目标。但是任何市场都是有限的,一旦市场饱和,就会形成过剩负担而扩大赤字(如图 3—4 中⑤⑥⑦⑧循环)。因过剩投资,会降低开工率,连带提高了损益平衡点,若是过剩生产,则会形成大量库存,最后必须降价出售,这些都会使利润减少(如图 3—5 所示)。由此可见,事情不能光看片面,要看全盘——完整的系统。也是了解真正的“因”“果”关系。

领导者的责任

在遽变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不愿遵循传统游戏规则,敢大胆创新, 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能在思维模式上迅速改变的人,我称之为“新思维模式的拓荒者”(newparadigm pioneer)。日本大和运输小仓昌男(宅急便的创始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的弗烈德·史密斯(FredSmith)也是一个典型,他看中 24 小时及时运送的市场潜力,不惜血本地投入经营。

台湾的中小企业很多,我们所拥有的最大资源,不是资金、不是技术, 而是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创业家精神。但在未来竞争中,我们更值得学习的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就是游戏规则的改变。游戏规则改变,就会产生新趋势,整个世界也为之改变。

瑞士的钟表一直执世界之牛耳,但曾几何时已被日本超越。在 1968 年, 瑞士钟表的市场占有率为 65%,估计利润占有率高达 80~90%;但到了 1980 年,市场占有率跌到了 10%,利润占有率也仅有 20%,为什么?

1967 年瑞士研究所发明了石英表,但为瑞士的钟表业者所拒绝接受,因为他们认为:“石英表不可能取代机械表。”

结果日本精工舍(SEIKO)买下了石英表的技术,短短的十年,就将钟表的市场转成日本人的天下。

另一个故事: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制造引爆器的布利得公司(Breed Co.),发明了一种撞击后瞬间膨胀的安全气囊,可装置在汽车方向盘上,以保护汽车驾驶人。当他们向美国通用汽车推销这种产品时,却因为不是生产汽车零件的同行而遭拒绝。

后来,日本丰田买下了它们的技术,制造成本是 50 美元,但在当时对其技术嗤之以鼻的美国三大汽车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后来所采用的安全气囊,最低成本却在 500 到 600 美元之间。

相信它,就看得见它

虽然我们所看的事实有限,所能赖以判断的数据也有限,不要怀疑,也不能等待,我们要有勇气,凭着直觉采取行动。

我们可以期许自己成为一个“新思维模式的拓荒者”,重新设立一套新的游戏规则。记住,不要被游戏规则束缚或役使。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过去我们可以说:“我看到它,所以我相信它。” 现在我们必须是:“我相信它,所以我看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