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产生的基础

形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包括:①形成机制的统一性;②发生作用的统一性;③相互关系的叠加性。

  1. 形成机制的统一性。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是地球内动力和外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在自然领域,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到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内动力的作用逐步增加,外动力的作用逐步减少。纬度地带性受外动力太阳辐射能的地域差异制约。经度地带性是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运动的产物。垂直地带性的基础是大地构造运动和大气运动。没有造山运动不可能产生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现象受制于内动力。地球外动力和内动力的统一决定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的统一。

  2. 发生作用的统一性。每一个地点都有纬度、经度和高度,都有特定的地质基础,都受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影响。春城昆明位于北纬 25°,东经 102

°,海拔 1900 米。北纬 25°,东经 102°,海拔 1900 米三个条件相加形成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缺一个条件都会变样。如果纬度向南或者向北偏 10

① 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同志就地理科学答本刊记者,地理知识,1990 年 1 期 26 页。

°,经度向东或者向西偏 10°,高程升高或者降低 1000 米,都不可能有这样好的环境。研究北京,不能离开北纬 40°,东经 116°,高程 50 米三个条件。

美国地理学家霍普司金在研究北美洲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后指出,在北美地区,当其它因素相同时,纬度北移 1°, 经度东移 5°,高程升高 120 米,植物发育日期,春末夏初推迟 4 天,晚夏

初秋提前 4 天。后人称这一地带性的相互联系为霍普司金定律。

广阔的平原、大洋表层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性影响明显。陆体大的地区,经度地带性作用较大,在同一纬度线上,大陆东海岸和西海岸自然环境反差强烈。欧亚非陆体北纬 30°东海岸是季风气候的太湖水乡,西海岸是西非撒哈拉大沙漠。北纬 50°东海岸是寒冷的苏联远东,最低月气温降到负20℃。西海岸是来因河流域,冬季鲜花盛开,河流海港不冻。高山地区,垂直地带性占主导地位。大陆板块接触地带,非地带性现象增强。我国既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又有强烈的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现象也很突出。因此,我国的地域差异错综复杂,有世界罕见的地理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宝地。

  1. 相互关系的叠加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有互相叠加的关系。纬度地带性是基础。经度地带性是第一次叠加。垂直地带性是第二次叠加。位于热带的高山,可以观察到从热带到寒带的温度变化。因为热带地区的垂直地带叠加在热带的纬度地带上。我国台湾玉山、秦岭太白山和吉林长白山的垂直地带谱系有很大差别。因为这三座山分别叠加在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三个不同的纬度地带上(表 17)。

表 17 我国不同气候带的垂直地带差异

气候带

植物土壤带

南亚热带

(以台湾玉山为例)

暖温带

(以秦岭太白山北坡为例)

中温带

(以长白山为例)

高山灌丛草甸、草甸土带

> 3500 米

> 3200 米

> 2000 米

亚高山针叶林、灰化土带

3000 — 3500 米

2800 — 3200 米

1600 — 2000 米

山地混交林、黄棕壤、棕壤带

1500 — 3000 米

1500 — 2800 米

600 — 1600 米

山地阔叶林、红壤、黄棕壤带

500 — 1500 米

700 — 1500 米

热带雨林、砖红壤

< 500 米

大多数地理要素的分布,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统一作用的结果。研究地域分异,必须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统一入手。在我国人口地理领域,有一条著名的爱珲-腾冲线。这条线的走向自东北斜向西南。线的东南占全国面积40%,占全国人口 95%。爱珲-腾冲线的走向特征说明纬度地带与经度地带对我国人口分布有同等重要的影响,说明我国人口分布既受纬度地带的影响,又受经度地带的影响。两者的合力产生东北斜向西南的人口分布线。爱珲-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一个特征。进一步分析,垂直地带有重大影响。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三角洲,人口尤为密集。在四川省内,成都平原和盆地丘陵占全省面积 28.98%,集中全省人口79.34%(表 18、表 19)。研究大比例尺人口分布地图时,研究更小范围的人口地域分布时,可以发现在一些矿产资源附近形成局部密集的聚落群,体现非地带性的影响。

表 18 1981 年中国人口垂直分布*

海拔

(米)

占全国%

密度

(人/平方公里)

面 积

人 口

0 — 200

15.0

60.8

419.2

200 — 500

10.2

18.9

194.1

500 — 1000

16.9

9.1

55.5

1000 — 2000

25.0

9.1

37.7

> 2000

32.9

2.1

6.7

合 计

100.0

100.0

*资料来源:李成瑞,“中国人口普查和结果分析”, 132 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4 年,

11 月。

表 19 1982 年四川人口自然区域分布状况*

自然区域

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分布人口(万人)

海 拔(米)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占全省比重(%)

土地面积

人口

全省合计

56.76

9971.32

176

100

100

成都平原区

1.68

1092.51

200 — 500

649

2.96

10.96

盆地丘陵区

14.77

6828.15

400 — 700

462

26.02

68.48

盆周山区

9.54

1465.30

500 — 1000

154

14.81

14.70

川西南河谷区

3.19

246.24

1000 — 4000

77

5.62

2.47

川西高原区

27.58

339.12

2000 — 5000

12

48.59

3.39

*资料来源:四川省人口地理,张芳笠,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107 页。

从我国陆地水文资源的分布中,可以看到地带性的叠加影响。我国地表径流的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反映纬度地带、经度地带和垂直地带的作用。南方水系占全国平均径流 83.3%。在水能资源方面,垂直地带性的影响比较突出。西南地区占全国理论水能资源 70%,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 67.9%(表 20)。

表 20 我国各水系可能开发水力资源表*

水 系

装 机

(万千瓦)

发电量

(亿千瓦时/年)

占全国

(%)

长 江

19724.33

10274.98

53.4

雅鲁藏布江及西藏其它河

5038.23

2968.58

15.4

西南国际河流

3768.41

2098.68

10.9

黄 河

2800.39

1169.91

6.1

珠 江

2485.02

1124.78

5.8

浙闽粤独流入海诸河

1389.68

547.41

2.9

北方内陆及新疆诸河

996.94

538.66

2.8

东 北 诸 河

1370.75

439.42

2.3

海 滦 河

213.48

51.68

0.3

淮 河

66.01

18.94

0.1

全 国

37853.24

19233.04

100

*资源来源:陈志恺等著,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展望,中国水利, 198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