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过程中山区相对衰退阶段

进入工业化后,经济结构的更新带来人口就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更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地域上有明显的集聚性。城市主要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兴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集聚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动:由高处流向低处;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山区流向河谷、平原;由交通不便的地方流向交通方便的地方。

根据浙江省文成县 1985 年调查,海拔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例关

系。最穷的几个乡都在海拔 600 米到 800 米的高处。较富的几个村都在海拔

100 米以下的河谷。全县 12 万个劳动力有 2 万人在外省从事建筑、伐木等劳务。海拔较低的村庄交通方便,劳动力输出比重较大,经济条件也比较好。由于山区办工业运输比较艰难,文成县有些村庄从山区迁到河谷兴办企业, 只留少数人在山区经营农业和林业。

北京市平原地区与山区互助的形式之一是平原富村兼并山区穷村。平谷县四个平原富村兼并山区四个穷村。这些穷村都在深山老峪,除了山场就是挂在半山腰的零碎梯田,由许多小自然村组成,五六户住在一个小山沟,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病难。不少年轻人下山谋生,村里多是老弱残病。有一个大段洼村原来 600 多人,兼并前只剩 70 多人,原有的山场、农田大都

撂荒。为了扶植这些山区穷村,国家花了不少钱,效果很差。花 20 多万元架

一条高压线,只解决六七户生活用电。花 30 多万元打一眼深井,只解决二三

十户吃水难。被兼并的山区村,整建制地搬到平原。在平原财力和技术支援下,在高寒山区发展耐寒抗旱干果,建设成为商品化的干果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