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对社会影响的阶段性

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代,滔滔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的界限。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期,容易形成以海为疆的观念。古代文明大都发源于大陆内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海洋不被人们所重视。

航海技术发达以后,大洋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物资、人员、信息,通过大洋交流,人口和城市向海岸带集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大陆心脏。目前世界上 2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一半在海岸带。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四小龙”的崛起,与发挥海岸带优势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充分利用了具有 106 座深水海港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造地既解决土地狭窄的矛盾,又延长了深水岸线,使新建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备深水港,降低了运费。第二次大战后, 日本共填海造地 40000 公顷,占新增工业用地三分之一。全世界 10 个吞吐量

1 亿吨以上的港口,5 个在日本(神户、千叶、横滨、名古屋、川崎)。

表 27 太平洋锰结核中的金属储量

种类

平均含量(%)

储量(亿吨)

陆上查明储量(亿吨)

9.42

4000

30

0.99

164

2

0.53

88

19

0.35

58

技术进步使得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步拓宽。初步测算,太平洋中的锰、镍、铜、钴储量比陆地丰富得多(表 27)。美、日、英、德等国开始采掘海底锰矿。全世界海水中共有铀 40 亿吨。海水中的氘、氚是未来的重要能源。在沿海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重要的产业。

海洋地位的变化,使得领海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焦点之一。1702 年荷兰宾喀斯克建议领海的宽度是 3 海里,以当时大炮射程为根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这一标准。随着技术的进步,3 海里已经失去防卫的屏障作用。1973 年第三次海洋法通过《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领海

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 12 海里的界限为止”。传统的国际法承认的基线是大比例尺海图标明的沿海岸低潮线,潮间带包括在领土范围内。领海对于非主权国有“无害通过权”。大体上海上实力雄厚的国家主张维持 3 海里领海,发展中国家主张 12 海里。发展中国家数量上的优势

决定 12 海里已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

大陆架的权益是沿海国家保卫的另一项重要对象。大陆架权益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它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可收获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移动或除海床或底土经常实体接触外不能移动的生物”。大陆架权益不影响上覆水面的公海、公空地位,公海捕鱼自由。经过大陆架所属国同意并遵照规定,任何国家可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我国在 1958 年 9 月 4 日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我

国大陆架最宽处达 400 海里。东海三分之二海底是我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