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性

地理环境的运动周期有长有短。同一个环境要素有长周期运动和短周期运动。以气候为例,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从震旦纪以来 6 亿

多年中,发生三次全球性大冰期。第一次距今 6 亿年前的震旦纪大冰期。第

二次距今 2 亿至 3 亿年前的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第三次距今百余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中,相对寒冷和相对温暖交替出现。第四纪大冰期中,至少可分四次长约 10 万至 20 万年寒冷的亚冰期和三次同样长的温暖的亚间冰期。亚冰期时,世界大陆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面积被冰川覆盖,气温比现代平均低 8—12℃。亚间冰期极地气温比现代高 10℃以上,低纬度地区气温比现代高 5—6℃。第四纪大冰期的最后一次亚冰期约在 1 万年前结束,逐渐进入人类历史时期。由于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层次性,气象学家在分析气候时,有不同的尺度。微气象学研究 1 至 2 分钟范围内的湍流。天气学研究以时、日、月为单位的天气尺度。大天气学研究年度内的变化。气候学研究 2 年以上的周期变化,直到几十年内的周期变化。古气候学研究更长的周期,如小冰期、副冰期、亚冰期、大冰期。

不同的客体运动的周期长度差别很大。地球的年龄大致是 55 亿年。人类

诞生的历史大概是 200 万年。人类文明只有 6000 年。如果地球的年龄为 1

年,人类是在 12 月 31 日 21 时出现的,人类文明是在 12 月 31 日 23 时 59

分 22 秒出现的。

高层次的周期变化对低层次有巨大影响。1956 年 12 月 23 日与 1959 年 7

月 15 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地球自转分别变慢 0.0097 秒与 0.0008 秒。1645

年到 1717 年,太阳黑子活动几乎消失,欧洲和我国出现极端寒冷天气。太湖、

汉水、淮河 4 次结冰,英国泰晤士河结冰期达 50 天。1645 年与 1676 年江西省的柑桔全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