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纬度是地表位置的度量之一。纬度圈互相平行。某点的纬度相当于从赤道到极点的弧上对应的角度。如某点在从赤道到北极的弧上 50°的对应角上,位于北纬 50°。纬度相差 1°,平均距离约 111 公里。纬度地带性的实质是南北差异。

《汉书·晁错传》写道:“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酩,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耐寒。杨粤之地,少阴多阳, 其人疏理,鸟兽稀毛,其性耐暑”。这段短文概要地记叙了我国南北在气候、动植物、人种和民俗等方面的差异。

在古希腊时代,西方已有纬度地带性概念。在近代地理学的创建过程中, 纬度地带性是基本内容之一。18 世纪洪堡研究气候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确立了植物分布的纬度地带性。19 世纪道库恰也夫提出地带性学说,划分出苔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干草原地带、荒漠地带、潮湿森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