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两种后果

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有两种不同的后果。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社会。违反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管子·形势辨》说:“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天不予时,地不生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1984)。这样,人类做不了自然的主人,还会成为自然的奴隶。用哲学家的术语,是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

人类发展生产的历史,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历史。人类利用自然规律主要有三个形式:

  1. 预测自然的变化规律,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破坏,扩大自然的积极影响,如天气预报、地震预报、水文预报、墒情预报等;

  2. 利用自然规律发展生产,如利用水力发电,利用河水灌溉等;

  3. 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趋势,如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地等。

在人类历史上,违反自然规律受到自然惩罚的事例屡见不鲜。“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无数肥田沃土,在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变成荒芜的劣地。美国 30 年代的黑风暴是受到自然惩罚的实例。1934 年 5 月 12 日,时速 60

公里到 100 公里的大风,携带美国西部干旱区 3 亿吨尘土,越过美国中部和

东部,倾泻入大西洋。一次风暴平均刮走 5 厘米到 30 厘米表土,毁坏上千万亩农地。风暴所到,遮天蔽日,空中飞行和海上航行都受到干扰。那一年美国冬小麦减产 500 万吨。黑风暴的成因是美国西部草原被大规模开垦。根据测算,1 公顷牧草连作地每年平均风蚀土壤 0.75 万吨,1 公顷玉米连作地和1 公顷寸草不生的裸露耕地每年平均风蚀达 49 吨与 102 吨。

有些利用自然的工程,后果比较复杂。在水工建设中,常有建成一个毁坏一个的情况。厦门市建立大堤,把海岛与大陆相联。结果,改变了海水流动方向,海港淤浅,闻名的文昌鱼几乎灭绝。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四号码头本来可停泊 2 500 吨海轮。在下游建县水产公司码头后,阻挡涨潮时水流,

四号码头淤浅,水深只剩 1 米,仅能停泊 300 吨轮船。

目前人类影响自然规模最大的单体工程是水电站。加纳沃尔特水库面积最大,达 8400 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自然湖泊面积的第二十位,等于我国青

海湖面积两倍。瑞士迪克森斯河上的大迪克森斯坝高 784 米,相当泰山高度一半,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物。

高坝在生态上既有积极效果,又有消极效果。学术界对于高坝的生态效益评价始终有分歧意见。埃及阿斯旺高坝的生态效益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为了扩大灌溉面积,解决耕地不足的困境,埃及于 1958 年开始在尼罗河上修建

阿斯旺高坝。1971 年高坝落成,坝长 4200 米,坝高 111 米,水库蓄水量 1300

亿立方米。

阿斯旺水坝的积极效果是防洪、防旱、灌溉和发电。尼罗河流量年变率很大,年平均流量 840 亿立方米,高的年份有 1200 亿立方米,低的年份只有

320 亿立方米。高坝建成后,水库进行调节,保证埃及正常供水,抗御 6 年

连续干旱。尼罗河每年有 320 亿立方米洪水排进地中海,高坝建成后可以拦

蓄。320 亿立方米洪水中,蒸发 100 亿立方米,埃及分得 75 亿立方米,可以

灌溉 54.6 万公顷新耕地,苏丹可以增加 145 亿立方米水。尼罗河灌区由洪水灌溉改为长年灌溉后,耕地复种指数增加,水稻面积增加两倍。高坝每年发电 80 亿千瓦时,为埃及的钢铁工业、炼铝工业提供廉价能源。

阿斯旺水坝的消极效果主要有 4 个方面。

  1. 尼罗河是条多泥沙河,年含泥沙 1 亿吨到 1.5 亿吨。尼罗河水泛滥时,

有 1200 万吨泥沙沉积在三角洲农田中,是埃及农业的主要肥源。高坝建成后,三分之二泥沙在库中沉积,河水变清,农民必须增施化肥。加上复种指数提高,土壤肥力下降。由于微量元素减少,水果质量下降。淤泥减少,使得埃及建筑材料原料不足,要挖农田烧砖,每年破坏良田 5 000 公顷左右。 (2)尼罗河三角洲沿海受来自西北方向的海潮冲刷。高坝建成前,每年有

3 000 万吨泥沙沉积在三角洲沿海,起着平衡作用。河水清后,泥沙沉积减少。海潮冲刷海岸线,威胁沿海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点安全。入海有机质减少后,埃及沙丁鱼产量下降。

  1. 河水变清,流速加快,对河岸冲刷加强,河床下沉,要加固提防,保护岸边。长年灌溉,有些地段排水不畅,盐碱化现象加重。尼罗河失去一年一度的洪水冲刷,水道中草灾严重,钉螺增加。加上农民缺乏卫生习惯,血吸虫发病率在库区附近上升 10 倍,在三角洲地区也在上升。

  2. 水库蒸发量大,厌氧微生物滋生,水质污浊,影响开罗淡水质量。我国长江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

    1768 万千瓦,共装机 26 台,年平均发电

量 840 亿千瓦时,相当 1991 年全国总发电量八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水电站。三峡工程从 50 年代开始勘测、设计和试验工作,经过 40 年准备,

于 1992 年开始工程建设,主体工程总工期预计 15 年。三峡工程规模宏大, 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密切关注。工程的主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减少洪水灾害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破坏,减缓洞庭湖的淤积和萎缩; 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为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提供重要能源,与火电相比,可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可提高川江航运能力。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据 1985 年统计,淹

没区人口 725 500 人,淹没耕地 356 900 亩,移民和城镇迁建,处理不当, 会加剧库区原已紧张的人地矛盾,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影响库尾;库区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会加重;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三峡自然景观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也会有影响。

权衡利弊,起主导作用的是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上的关键作用。根据水文记录,长江百年一遇洪水在宜昌大于 8 万立方米/秒,其中 1860 年、

1870 年在荆江上段的枝城洪峰流量 11 万立方米/秒。现在荆江河段过洪能力

6 万立方米/秒。分洪后只能通过 8 万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分洪区内人口稠密,分洪一次损失巨大。出现 1860 年、1870 年这样洪峰将造成南北堤防漫溃。荆江北为江汉平原,南是洞庭湖区,汛期洪水高于两岸 6 米,个别地

段达 10 米。两岸人口 1500 万,耕地 2 300 万亩,是重要粮棉基地,还有一

批重要城镇。溃堤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大局。洞庭湖每年淤积长江水带入泥沙近 1 亿吨,湖面 1949 年 4 350 平方公里,到 1983 年只剩 2 691 平方公里。如不采取措施,洞庭湖会逐渐消亡,长江中游失去调蓄场所。三峡工程可控制荆江洪水来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特别是能控制上游支流水库以下到坝址约 30 万平方公里暴雨区的洪水。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黄河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圣人出,黄河清”,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的奢望。按照黄河运行规律治理黄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传说中的大禹就是认识黄河规律治理有效的化身。50 年代在修筑黄河三门峡工程时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派主张低水位蓄水,坝底留大泄水洞排沙。另一派主张高水位(350 米高坝)蓄洪拦沙,一举解决黄河下游的防洪和泥沙淤积。最后采取高坝方案。

1960 年大坝建成,库尾泥沙淤积严重,迅速向上游延伸,威胁西安安全。

1964 年 12 月制定工程改建方案,降低水库水位, 120 万千瓦的大水电站改

为 25 万千瓦的季节性径流电站。改建工程非常艰巨,要重新打开被封死的施

工导流底孔,改建发电进水口,从 1964 年起到 1992 年还没有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