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环境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又是人类活动集中的空间。自然环境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首先源于地球的统一性。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表层的固体硬壳,由各种岩石组成,也叫岩石圈。地壳平均厚 35 公里。大陆型地壳厚 30 至 70 公里,分布在大陆及其边缘地区,表层有薄薄的沉积岩和风化土。山区的地壳最厚。大陆型地壳的上层是花岗岩,下层是玄武岩,富含硅和铝,又称硅铝层。海洋型地充分布在大洋底部,厚度在 6 到 10 公里,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富含硅和镁,又称硅镁层。

从地壳到半径 2900 公里左右是地幔。离地壳 1000 公里以上是上地幔, 铁和镁较多。1000 公里以下是下地幔,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较多。地幔是不均质的,在高温、高压下有可塑性,能缓慢对流,称软流层。地幔缓慢对流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主要动力,也是高山、地震、火山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半径 2900 公里左右到地球中心是地核,主要成分是镍和铁等重金属。地球表层包括相互联系的四部分:①大气圈;②水圈;③陆圈;④生物

圈。

大气圈是包围地球表层的一层气态物质。在地球引力场作用下,大气圈的气体分子密度与高度成反比。高度增加,密度减少,逐步过渡到星际,没有明显的上限。离地面 5 公里高度范围内,有大气总质量的 50%。离地面 20 公里范围内,有大气总质量的 95%。大气圈的下层是对流层,上层是平流层。主要大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中。

水圈是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是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的总和。海洋面积 36100 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 70.8%,平均深度 3900

米,相当地球半径 1630 分之一。

陆圈直接与大气圈接触,受到太阳能引起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地表形成松散物质,有的留在原地,有的被流水和重力作用搬运到低洼地段。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这些松散物质逐渐形成土壤,成为生物繁育的基质。

大气圈、水圈、陆圈互相接触,互相渗透。经过长期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有生命活动的圈层,称生物圈。生物圈是地表有机

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底部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上部风化层, 厚度约 20 公里。地面上 100 米到水面下 200 米是生物集中分布的地方。

在大气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气候,在陆圈基础上形成的地貌,在水圈基础上形成的水文,在三大圈层互相作用基础上形成的土壤、植物、动物,以及在地层中的矿产资源等,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

自然环境处在地表四个圈层的接触带。自然环境运动是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地球内力来源于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地幔中的热对流,地球自转产生的动能。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喷发、岩浆入侵、地震、海啸是地球内力的表现。地球内力是地壳发展的主要动力。地球外力是太阳能以及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风化、流水、波浪、洋流等能量,对地壳起着缓慢的剥蚀作用。

自然环境各要素彼此制约。野生动物分布与植物有密切关系。植物的分布受制于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又受地形的影响。在茂密的森林中,很少有远走快跑的动物。森林中的能见度小,动物视觉不太发达,听觉比较发达,大多数动物栖息在树上,善于爬树。在开阔的草原上,视野广阔,很少有天然隐匿的地方,动物善于奔跑、跳跃、挖洞,有蹄类动物较多。到了荒漠地带, 动物不但善于奔跑,还善于找水,有忍渴本领。自然保护学家认为,改变动物的栖息环境是许多动物绝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