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的集聚化和立体化

“城市的本质是能够产生集聚效益”(刘岐、张跃庆、梅保华,1990)。城市中心是集聚效益最突出的地方。

在古代,多数城市的中心是皇宫、衙门等权力机构。欧洲中世纪教会是权力的象征,城市中心有大教堂。城墙和城堡是古代城市的标志,是权力的反映。美国没有经历中世纪封建社会,城市中心高楼林立,形态与欧洲城市中心不同。

城市中心土地资源有限,地价高昂。为了充分发掘城市中心土地的集聚效益,在功能结构和形态景观上都不断进行调整。

在功能结构上,增加商务活动的份量,逐渐形成中央商务区。欧洲城市在改造旧中心的基础上形成商务区,大多数城市把铁路总站引入市中心以加强商务区的集聚力。因此,不少欧洲城市的火车站、教堂和商务中心近在咫尺。

在城市景观上,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楼层升高,地下空间和地面空间多层开发,又称城市的立体化、三维化。不少大城市兴建地下街、地下宫殿、地下停车库。地下铁道、立交桥等多层次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堵塞的捷径。东京、大阪和蒙特利尔等城市兴建地下街后,明显减轻了地面的人流压力, 改善了城市中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一些沿海和靠山的城市移山填海,向大海要土地,向山坡要建筑用地。目前香港岛上有居民 120 万,大半住在填海后

的陆地上。1982 年香港平均开山费每平方米 120 港元,填海费用每平方米 60

港元。每 1 港元的填海费用,便可以通过售卖填海地取得 3 港元的收益(彭琪瑞、薛凤旋、苏泽霖,19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中心的功能变化,特别是景观变化,非常显著。商务功能逐步替代行政和居住功能。第三产业用地逐步取代第二产业用地。1993 年北京市计划委员会作了一次调查,二环路内 91 家国营工业企业每平

方米用地每年提供利润 30.3 元,税金 53.2 元,相当二环路内商业单位每平方米提供的利润和税金额 5.6%。经济效益的巨大差别迫使工业企业纷纷迁

出,改作第三产业用地。

中国经历长期的封建集权社会,加上内向性的经济,内向性的哲学思想, 城市中的围墙特别发达。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庙有庙墙,宅有宅墙。从二千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关于王城的建制,到典型的宙宇,从紫金城到民宅四合院,都有不同层次的墙体包围着。(图 8、图 9)围墙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景观。漫步街巷,见到的大都是墙。只有在“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时候,行人才能分享墙内的春色。北京曾有外城、内城、皇城、紫金城四层围墙,反映当时北京多层次的权力结构。在紫金城内还有围墙把整个皇宫分割成不同的单元。有些围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应该妥为保护。多数围墙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不太适应的。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出现“倒墙运动”,推倒围墙,改建铺面和办公楼房。“倒墙运动”是我国调整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产物,是我国城市景观变化的重要内容(胡兆量、福琴,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