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区生态影响的广域性

山区经济活动的生态影响有广域性,空间上的大范围性和时间上的长周期性。

由于土壤侵蚀和陆地水文的系统联系,山区资源开发影响空间幅度较大。坡度是引起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在尼日利亚,1°坡度土地上种木薯每年每公顷流失土壤 3 吨,4.5°坡度土地上流失土壤 8.7 吨,13.5°坡度土地

上流失土壤 221 吨①)。山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殃及整个流域。“山上林光土垮,山下水冲沙压”。1975 年 8 月河南中部大暴雨,雨区中心三天降水量 1605 毫米。薄山、东风两水库上游绿化较好,大坝安全。板桥、石漫滩两水库上游多荒山秃岭,森林覆盖率只有 2.0%,库容淤积减少,雨后排泄不畅,大坝崩溃,下游成灾。

因此,山区开发必须提高宏观决策水平,从全流域的广域利益出发。全流域要支持山区合理开发。山区开发的中心是水土保持和合理用水。在我国北方,“高山陡坡林草化,低山缓坡梯地化,沟坝阳弯果园化,沿河川滩园田化”,是比较合理的开发方向。25°是耕地开发的极限。10°—15°是水

① 引自唐常建诗,题破石寺后禅院。

① 世界资源,1986 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国际环境与发展所研究报告,能源出版社,1987 年 12 月,7 页。

田分布的极限。

林业是山区农业活动的主要部门。林业周期性长。解决林业长周期性的难点是长短结合,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发展短期获利的养殖、药材、木耳、松脂等产业。我国山区农民积累丰富的以短养长的经验。湖南江华山区有林粮间作习惯,在采伐地上先种一年粮,第二年造林时间种桐油籽与粮食作物, 结合中耕除草,当年收粮食,经过油桐盛产期 10—15 年后,杉树开始成林。江西井岗山农民在杉间种薯。种薯后加强管理,杉树可以提前三到四年成材。

与平原、盆地相比,我国山区农业经营比较粗放,土地资源的潜力较大。我国油桐平均亩产 4 公斤。1898 年美国从我国引进油桐,现在亩产 50 至 75

公斤。我国柑桔平均亩产 150 公斤。日本桔柑平均亩产 1500 公斤,美国平均

亩产 2000 公斤(程彤等,1989)。开发山地资源是我国农业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