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制约

自然条件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的背景、底色和依托。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格局与自然协调是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多风沙,地貌起伏较小,城市道路大都呈棋盘式,道路网络形态方正,住房多四合院,重视正南方向以加强冬半年采光效果,色调庄重浑厚。南方温暖潮湿,多山水点缀,城市道路不拘一格,形态多变,建筑物廊檐飞甍,色调轻快,对比鲜明(宋启林,1985)。

山城有群山屏障,静风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兰州和承德的静风率分别是 62%与 54%。山城布置企业,对市区大气污染威胁较大。坡度是建筑物布局的限制因素。山区城市受地貌和水文条件影响,有的沿狭长谷地发展,成带状,如兰州市(图 7),有的被山体和丘陵分割,形成组团布局, 如重庆市(图 8)。总之,山区城市的平面布局与平原城市有明显差别。

依山傍水是城市园林化的有利条件。厦门市中心与鼓浪屿、集美、杏林有 1 到 3 公里海面相隔。“城由水分,城海一体”,“山从陆岛争奇出,岸似白帛伴腰舞”,成为著名的花园城市。桂林错落在山水间,山体不高,水体不大。低层居民与山水尺度相宜’斜坡屋面与群峰衬托,灰黑瓦面与山色协调,富有“翠峰玉水住人家”的诗情画意。

矿业城市分布与资源有关。我国矿业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职工队伍庞大。年产 2000 万吨煤矿,往往有 10 万职工,形成相当规模的城市。1990 年东北

17 座 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 8 座城市以矿业为支柱产业。

建筑材料量重体大,不宜长途运输,大都就近取材。当地建筑材料的色调和质感对城市风貌有影响。雅典和罗马就近采石料兴建多圆柱的宫殿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