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对城市的制约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现代化有同步关系。经济结构转变对城市化有决定性影响。第一产业布局特征是分散。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时,人口大都住在农村,城市人口比重很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特征是集聚。经济现代化在产业结构上的反映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在人口地域结构上,必然是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化过程也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后,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生产规模增大,城市对农村的技术支援加强,工农业差别和城乡差别缩小。北京怀柔县庙城乡高两河村有集体耕地 1800 亩。

过去 1250 名劳力有 1000 名从事农业,其中 780 名从事耕作业。1985 年实行

适度规模经营,只用 50 名劳力从事耕作业。大部分劳力从耕作业解放出来。适度规模经营既提高了农业水平,也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和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比重越高。反之,经济水平越低,城市化水平和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比重也越低。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1900 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75%,基本上实现城市化。根据世界银行《1984 年世界发展报告》, 1982 年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 20%,50 万人口以上城市占城市总人口 40%,中下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 34%,50 万人口以上城市占城市总人口 47%, 中上等收入国家分别达到 63%与 50%。我国东北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等于西南 2.1 倍,人口只有西南 55%。1990 年东北城镇化水平 40%,西南城镇化水平 12%。东北有 17 座 50 万人口以上城市,西南只有 4 座 50 万人口以上城市。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城市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缩小,城市分布趋向平衡。美国南部中央东区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区。从 1920 年到 1980 年,全美国城市化

水平提高 22.6 个百分点,南部中央东区提高 32.3 个百分点。这是美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缩小在城市化上的反映。1978 年前,我国建设重点在内地。内地城市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变化最明显。这一带 21 座城市总

人口从 1949 年到 1978 年平均增长 1.3%,低于同期全国人口增长速度。绍兴、苏州等城市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79 年后东南沿海城市人口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