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地理学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地理视野,证实了地球的圆球形状。地理大发现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地理学开始进入近代阶段。 16 世纪到 18 世纪末西欧出现一批地理著作。德国地理学家孟斯特尔 (1489—1552)的《宇宙志》,记述欧、非、亚许多国家的地理概况,翻译成六种文字,发行 46 版。17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瓦陵尼阿士(1622—1650)的《普通地理学》开始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的太阳中心说,提出专论地理学和通论

地理学的区别。前者描述特定地区,后者阐述一般原理。

19 世纪初德国洪堡(1769—1859)与李特尔(1779—1859)奠定了近代地理学的基础。

洪堡的代表作是《宇宙:世界的自然描述概略》,共五卷。他最早采用计算气象要素平均值的方法研究气候,提出等温线概念,1817 年绘制第一幅世界年平均温度分布图,提出大陆东西两端的气候差异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类型。他观测了地势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的垂直递减现象,研究气候与植物分布、植物外形的关系,提出平原植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山地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他最早运用地形剖面图和地理比较法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特别是气候学与植物地理学的一般原理。李特尔通过区域描述和地面现象综合比较,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他强调地理学要以人地关系为主旨,提出比较地理学概念。1817 年李特尔的《地理学》第一卷出版,到 1859 年共出版 19 卷。

此后,德国地理学界比较著名的学者和学派有拉采尔的地理环境论,柯本的气候分类法,彭克的地貌学,施吕特尔的景观学,赫特纳的地理学方法论。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1927)在国际地理界有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地理学的传统领域是有局部差异的地球表面,地理学的重要方法是区域比较法。

法国比较重要的地理学家和学派有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地相关论,马东的自然地理学。白吕纳认为自然影响人,人作用于自然,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认为人地关系的变化以心理因素和物质欲望为转移,有或然论的色彩。他着重研究人在地表所作的事业,分成三纲六月:①非生产性占有的土地的实物,房屋和道路;②动、植物驯化的实物;③破坏性的开发实物, 动植物的毁灭,矿物的开采。马东是两次世界大战间最有影响的自然地理学

家,着重研究气候学与地貌学,主张用干燥指数来识别干燥区。他认为自然地理是区域研究的基础,同时试图把自然和人文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美国著名的地理学说有戴维斯的地貌侵蚀循环说,巴罗斯的人类生态学,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戴维斯首次创立侵蚀循环理论,认为陆地自然面貌由侵蚀造成,认为地表形态是连续的,又有阶段的,是地球内部结构与外部营力的结合。他把河流发育分成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地壳上升使河流复活。他的学说奠定了景观分析系统的基础。

英国比较著名的地理学代表是奇泽姆的商业地理学,斯坦普的土地利用调查原理。俄国比较著名的是谢苗诺夫-天山斯基、阿努钦和道库恰也夫的自然地带说。道库恰也夫是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他对土壤的成因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提出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根据发生学原则对土壤进行分类, 提出土地评价的自然历史方法。

我国近代地理学起步较晚。1909 年张相文(1866—1933)等发起成立中国地学会,发行《地学杂志》。他对导淮、治黄、长城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气候及其变迁、中国物候学,特别是中国的季风有独创性的研究。在他的发起下,1934 年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地理学报》,对中国地理机构的创建、地理学术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