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锡 阐

江 晓 原

王锡阐 字寅旭,号晓庵(又写作晓■),又字昭冥(肇敏),号余不,别号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明崇祯元年六月二十三日(1628 年 7 月23 日)生;清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十八日(1682 年 10 月 18 日)卒。天文学。

王锡阐出身于贫寒之家。其父王培真,母亲庄氏。从王锡阐被过继给一位没有子嗣的叔父这一点来推测,他似乎不会是家中的长子。此外,对于他的家庭以及他本人早年的生活情况,现在几乎一无所知。关于他受教育的情况,同样未留下史料,只知道他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是出自自学。王锡阐 17 岁那年(1644),大明王朝的末日来临。这年三月,李自成

率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四月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满清的联军击败。五月一日清军攻入北京,标志着满清王朝正式君临中国大地, 改年号为顺治元年。面对这一系列巨变,王锡阐和许多传统的读书人一样, 显然在心理上缺乏足够的准备来承受。王锡阐作出的反应是自杀殉国。他先是投河,但遇救未死;接着他进行绝食,虽然七天之后在父母强迫之下不得不重新进食,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拒绝从事科举以求仕进,终身以明朝遗民自居。成为清初东南遗民圈子中的重要人物。

关于王锡阐此后的生活和活动,今天只能从下面两个来源推测出大致轮廓:一是他与遗民圈子中许多著名人物的交游,二是他留下的著作中所署的一些日期。

王锡阐一直过着贫困凄凉的生活,身后也无子女。当时他的朋友们描述他的形象是:“瘦面露齿”,“性狷介不与俗谐。著古衣冠独来独往。用篆体作楷书,人多不能识”。所谓“不与俗谐”,也可能是明朝遗民们的曲笔,意指他绝意仕进,拒绝与清政权合作。

清初最著名的遗民学者之一顾炎武,长王锡阐 15 岁。顾对王锡阐非常

钦佩,他曾作有《广师》一文,列出朋友中有过己之处者 10 人,而王锡阐居其首:“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顾又有诗《太原寄王高士锡阐》,其中有句云:“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可见二人交情甚深。

王锡阐与潘柽章、潘耒兄弟极友善,曾客居潘家数年之久。柽章因参与私修《明史》,死于清政府的文字狱。当时潘耒方 17 岁,王锡阐视之如幼弟。后来潘耒出仕清政权,王锡阐大不以为然,曾多次去信加以责备和劝告,用词严厉,但潘耒并未记恨,王锡阐去世后,潘耒为之收集遗稿, 并作序,备极推崇。

王锡阐晚年曾和吕留良、张履祥等一起讲授濂洛之学,即北宋周敦颐和二程的哲学,属于清初很流行的程朱学派一路。

王锡阐曾与清初著名文学家朱彝尊有交往。他们二人曾一同披阅过南怀仁(F.Verbiest)《灵台仪象志》的一个校刊本,他们看过的这两册书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图书馆,上面记有此事。王锡阐又曾与当时另一位著名遗民学者万斯大一起研讨天文历法。万以研究经学著称,又因于 1664 年毅然收葬抗清英雄张煌言被俘就义后的遗骨而受到时人称道。王锡阐对万斯大颇为尊崇,曾表示愿意追随他致力于改革历法。

王锡阐一生几乎未出过远门。他虽与上述以哲学、文学名世的诸学者颇有来往,却从未会晤过当时大有名望的两位天文学家——梅文鼎和薛凤祚。这三位天文学家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同时从事天文学活动。当时曾有“南王北薛”之语,将王与薛并称,但梅文鼎认为王在薛之上,他还为未能及早认识王锡阐而抱憾。而阮元在《畴人传》(1799)一书中则提出了“王氏精而核,梅氏博而大”的评语。王、薛二人曾有书信来往。

王锡阐写过一篇寓言式的自传《天同一生传》,这篇自传对于了解王锡阐的生平事迹虽无很大的直接帮助,但可以从中看出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倾向:“天同一生者,帝休氏之民也。治《诗》、《易》、《春秋》, 明律历象数。⋯⋯帝休氏衰,乃隐处海曲。冬■夏褐,日中末■,意恒泊如。惟好适野,怅然南望,辄至悲欷。人咸目为狂生,生曰:我所病者, 未能狂耳!因自命‘希狂’,号天同一生。”所谓“天同一生”到底是什么意思,王锡阐不肯明说。考虑到当时的政治背景,南明政权直到王锡阐33 岁那年(1661)才最后灭亡,而台湾郑成功抗清政权更坚持到王锡阐去世之后一年(1683),则自传中“怅然南望,辄至悲欷”,“我所病者, 未能狂耳”等语显然是他亡国之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