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祖 禹

唐 锡 仁

顾祖禹 字景范,学者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明崇祯四年(1631 年)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卒。地理学。

顾祖禹的先世曾任明朝官吏,高祖顾大栋在嘉靖年间做了光禄丞,曾祖顾文耀在万历年间以光禄大官正奉使九边。他们都关心国家的疆域形 势,“好谈边徼利病”(《读史方舆纪要·总序》),这对顾祖禹日后治学著述、注重军事地理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关系密切、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父亲顾柔谦。祖业传至顾柔谦时,虽然门第中落,但顾柔谦

秉承家学,从少年开始,便聪颖好学,爱读史地书籍,成年后,熟谙经史, 学识广博。他“深慨科举之学,不足裨益当世,慨然欲举一朝之典故,讨论成书”(同上书)。明亡之后,以遗老自命,率子祖禹躬耕于虞山之野。后来,因为心情不快,加之贫困,得了重病。临终前,他对祖禹说:过去一些人认为明《一统志》是本好书,可是我却认为它对古今战守、攻取之要,论述得不详细。对于山川条列,又写得割裂失伦,源流不备。谆嘱儿子要“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昭示来兹”。日后顾祖禹牢记父亲的遗言,发愤读书,隐居不仕,立志著述,“远追《禹贡》、《职方》之纪,近考《春秋》历代之文,旁及稗官野乘之说,参订百家之志“(同上书)。从 29 岁起,一日不辍,到 50 岁时写成了《读史方舆纪要》这一巨著。

《读史方舆纪要》共 130 卷,280 余万字。第 1 卷至第 9 卷是概述历

代州域形势;第 10 卷至第 123 卷是以明代二京(直隶,江南)、十三布政司(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云南,贵州)的行政区域为单位,分别就其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进行叙述,共 114 卷;第 124 卷至 129 卷是历代地理书中关于河流的记载;

第 130 卷是史书中关于各地星宿分野的记载。顾祖禹在书中重点讲了全国的州域形势、山川险隘、关塞攻守等情况,大量引证历史事实,并推论成败得失。从他对地理条件的论述,可以看得出他已具有了“人地相关论” 的观点。他认为山川形势固然对军事上的战守攻取有重要作用,但无论何等地利天险,都只是胜败得失的从属条件,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对此,他论述道:“夫地利亦何常有之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地也。秦人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迨其未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 震秦陇,规三辅;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之邱,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是故九折之阪,羊肠之径,不在邛峡之道,太行之山。无景之溪,千

寻之壑,不在岷江之峡,洞庭之津。及肩之墙,有时百仞之城不能也。渐车之浍,有时天堑之险不能及也。知求地利于崇山深谷、名城大都,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于言地利哉?”(同上书)顾祖禹在这段论述中,以大量的历史事件为依据,说明地利与人为的关系是辩证的,这种观点在古代地理学史上是至为宝贵的。

顾祖禹潜心著述,以大半生的精力写出《读史方舆纪要》这样卷帙浩繁的著作,除了前述的家庭影响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明亡之后, 他痛心于明统治者对全国山川形势险要惘然莫知,以致用兵失败,王朝覆灭,他写这本书希望有助于反清复明的大业。该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凡吾所以为此书者,亦重望夫世之先知之也;不先知之,而以惘然无所适从者,任天下之事,举宗庙社稷之重,一旦束手而界之他人。此先君子所为愤痛呼号,扼腕以至于死也。”二是在翻阅群书中,他对过去的舆地著作很不满意。在该书的“凡例”中这样写道:“余尝读《元和志》,善其敷陈时事,条列兵戍,然考古无乃太疏。《寰宇记》自谓远轶贾(耽)李(吉甫)之上,而引据不经,指陈多误。纪山川稍备,求其攻守利害则已迂;

《广记》考核有余,而于形势险要则未尽晰也。《胜览》以下,皆偏于词章之学,于民物远犹无当焉。国家著作之材,虽接踵而出,大都取裁于乐史、祝穆之间,求其越而上之者盖鲜也。”

顾祖禹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读史方舆纪要》是他的传世之作,该书广征博引,内容丰富,贯通古今,考订精详,给后人研究古代军事史和军事地理提供了大量的可贵材料,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历史地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