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琳
陈 久 金
贝琳 字宗器,号竹溪拙叟。江南上元(今江苏江宁)人。约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生;弘治三年(1490 年)卒。天文学。
贝琳幼习儒学,兼通天官之学。明正统、景泰年间(1436—1456)曾在军队中服役。天顺年间(1457—1464)因通天象且占候有功,被推荐入钦天监工作。成化年间(1465—1487),上疏陈述变革图治六事,被提升为钦天监监副,成化八年(1472)转南京钦天监副。他于成化六年(1470 年)受命编译《七政推步》,十三年(1477)完成。《开有益斋读书志》说:“琳以天文起家,次鹏、次仁,次豳、次尚质、次元桢,七世以天文与明相终始。”即以后其子孙一直在明钦天监工作约 200 年之久。
《七政推步》是一部译载伊斯兰天文学的书。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 伊斯兰天文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上推至宋初回人马依泽父子在宋司天监的工作。元代有扎马鲁丁编纂的万年历。元明二代,回回历都一直与官方的授时历并用。洪武年间(1368—1398),明朝政府曾组织马沙亦黑等人翻译《回回历法》,大约完成于洪武十七年(1384),从此中国开始有了汉译《回回历法》。贝琳在《七政推步·跋》中阐述编修《七政推步》的原因时说:虽明初已将“土盘译为汉算”,但“岁久湮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明初译汉之后,传习颇寡。故无所校雠,■脱尤甚。” 由于汉译《回回历法》仍有失传的可能,所以贝琳才决心重新编译回回历。
贝琳《七政推步》的贡献主要有以下 4 个方面。
-
重新整理编译了《回回历法》,加进一些注释,并补充了某些原稿中所没有的内容。就历法的数据和内容来说,《七政推步》与《回回历法》完全一致,仅在文字上进行了整理和加工。例如,在《回回历法》释七曜和宫日中,仅给出七曜的序名和十二宫的宫名及各宫日数,但在《七政推步》中,同时还给出七曜和十二月名的本音名号。经查对,这些名号属于波斯文。又例如《回回历法》仅介绍回历本身宫分、月分闰日的求法, 而《七政推步》还介绍了中国闰月的求法。
-
《七政推步》增加了 10 份历算表。《回回历法》给出了 29 份立成表,以供计算中查找,可以免除许多重复的计算。但是,钦天监回回历官在应用中发现还要做许多重复的工作,故又增加了 10 份算表。贝琳将其增补在《七政推步》之中,它们是:日五星中行总年、零年、月份、日分立成;日躔交十二宫初日立成;太阴经度总年、零年,月份、日躔交十二宫初、日分立成。
-
刊载了第一份中西星名对照表。在《七政推步》中载有《黄道南
北各像内外星经纬度立成》表,表中有 277 颗恒星的中西名称、黄经、黄纬和星等。这是有史以来人们为中西星名对译工作所作的第一次尝试,它对于中西天文学的交流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明初马哈麻等人译的明《天文书》“说杂星性情”中曾介绍了星分六等的概念,这是西方星等概念在中国的初次出现。同时还介绍了 20 个星座计 30 颗恒星的黄经、黄纬。大量地刊载恒星的星等也首先开始于《七政推步》。这些恒星都集中于黄道附近的 15 个星座:双鱼、白羊、海兽、金牛、人、阴阳、巨蟹、狮子、双女、天秤、天蝎、人蛇、人马、磨羯、宝瓶。其中人、人蛇、海兽三座是现代西方星座中所没有的。
- 刊载了 13 幅采用黄道坐标的星图。《七政推步》中所载的 13 幅黄道坐标星图的画法,在中国是首次出现。这些星图属于沿黄道附近的分区图,它们包括毕、井、鬼、轩辕、太微、角、亢、氐、房、心、斗、建星、牛、垒壁阵 14 个星座,其中房、心二宿合为一图。其画法通常是以黄经、黄纬为纵横坐标,以黄道为中轴的横线,1 度 1 格,黄纬包括南北各 10 度的范围。这些星图具有阿拉伯天文学的特点,无疑是钦天监中回回
天文学家所作。这 13 幅图统称为“凌犯入宿图”,所以其为星占服务的目的是清楚的。用它可以方便地预报月亮五星与各恒星凌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