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道 婆
赵 翰 生
黄道婆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人。约南宋末年(13 世纪中叶)生; 元初(14 世纪初)卒。纺织技术。
关于黄道婆的生平事迹,宋、元两史均无记载,仅在元末人的《笔记》里略有反映。根据这些反映可知她少年时期曾背井离乡,远客崖州(今海南崖县),在那里向黎族人民学习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熟悉并掌握了当地全部制棉工具的构造及操作技术。她于元贞年间(1295—1296)自崖州返回故乡,回乡后把在崖州学到的关于轧棉车、弹棉椎弓、纺车、织机的制造和使用方法结合内地的纺织工艺加以改造,而后传授给乡人,改变了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状况,对当时当地棉纺织业的发展和棉植业在松江一带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缅怀黄道婆在纺织方面的贡献, 在她死后,当地人民决定把她奉祀为纺织之神,并公推一赵姓乡宦为首, 为之建立祠院,于至元三年(1334)正式建立。此祠建成后不久即遭战火毁坏,在至元二十七年(1362)由一张姓乡宦重新建造,其香火一直绵延不断。元代诗人王逢曾作诗一首以记之“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织元灿花草,片帆惊海得风归,干轴乌泾夺天造。天孙慢司巧,仅解作牛衣,邹母真乃贤,训儿喻断机。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荒哉唐元万乘君,终■长衾共昆弟。赵翁立祠兵火毁,张翁慨然继绝祠。我歌落叶秋声里,薄功厚享当愧死”。现在上海市南区犹有一座奉祠黄道婆的先棉祠。上海豫园内有一座跋织亭,系清咸丰时布业公所所建,亦为供奉黄道婆之所。封建社会,非达官贵人,是很少有资格建立专祠的,但黄道婆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劳动妇女,竟有专祠三四处之多。由此可见自元以来松江一带人民对她的尊敬和怀念是如何的深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人民为表彰黄道婆的功绩,于 1957 年在东湾区为她修建墓园,立碑纪念。
中国古代虽然很早就开始种植和利用棉花,但在宋朝以前,棉织业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闽广等地区。宋元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棉织业才在全国其他地区逐渐普及。宋元之际的海南岛是中国主要植棉地区之一,当地的黎族人民早已创造出包括轧、弹、纺、织、染等一整套棉纺织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其所织造的“花被”、“缦布”、“黎幕”等产品均极精致而深受人们欢迎。据记载,在黄道婆离乡前,乌泥泾一带土地硗瘠,人民贫困,棉植业甚落后,棉纺织技术亦极原始远不如崖州。因为没有踏车、椎弓,只是用手剥剖棉粒,以小弓子拼弹净棉,轧棉、弹棉的功效和质量非常差。黄道婆的归来,特别是她传授了新机具、新技术后,
棉织业在当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到元末时, 松江地区以此为生者达千余家。可以说黄道婆改革的棉纺织技术对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黄道婆在棉纺织技术上的贡献,是她为了适应当时生产的需要,而提出了一套融合黎族先进棉纺织方法和内地固有的纺织工艺于一炉的完整的新技术,其最重要的是捍、弹、纺、织四项。“捍”是指轧棉去粒。黄道婆以黎族的踏车为基础,创造出一种揽车,取代了过去用手剖剥棉粒的笨重方法。揽车的主要结构为一对辗轴,即一根直径较小的铁轴,配合一根直径较大的木轴。将棉粒喂入二轴之间,利用这二根直径不等、速度不等、回转方向相反的辗轴相互辗轧,使棉粒和棉纤维分离。它较之以手剥粒不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弹”是指有开松除杂之效的弹棉工序。黄道婆把原来弹力较小的线弦小弓,改制成强而有力的绳弦大弓,把用手拔弦弹棉,改为以弹椎击弦开棉。这种改动使所弹之棉更轻更松,为后面的纺纱、织造工序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纺”是指纺纱。在黄道婆之前, 松江一带用于纺棉的纺车都是手摇单锭纺车,纺纱效率极低,兼之其车的原动轮较大,纺锭的转速较快,纺纱时棉纱往往因牵伸不及或捻度过高而易于崩断,黄道婆针对这种情况,将此纺车的原有结构进行了几处大胆的改动。一是增加纱锭,使其纱锭多至三枚,并将手摇改为脚踏;二是改变其原动轮的轮径,使之适当缩小,从而既提高了功效,又解决了棉纱断条问题。经她改进的这种三锭脚踏纺车,由于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广,并且一直被人们采用,甚至到了 600 年后的今天,仍行用于一些偏远地区。三锭脚踏纺车是纺织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它比欧洲出现的类似纺车早了几个世纪。“织”是指织布。黄道婆把江南先进的丝麻织作技术运用到棉织业中,并吸收了黎族人民棉织技术的优点,总结出一套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工艺。她与家乡妇女运用这套工艺织制的被、裙、带、手巾等产品,由于上面的折枝、团凤、棋局、图案字等纹饰,如同画的一样鲜艳,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风行一时。所织“乌泥泾被”更是驰名全国的产品。当时的上海、太仓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生产呈现了空前盛况,因而后来的乌泥泾以及其所在的松江一带,遂成为全国棉植业的中心,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声誉。
黄道婆生活在中国纺织业以丝、麻为主要原料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的时代里,她适应了时代要求,推动了这个重要转变,为棉花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棉织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她那善于学 习,勇于革新,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的精神,一直铭记在人民心中。清代上海县一处黄道婆专祠碑文所记:“天怜沪民,乃遣黄婆,浮海来臻。沪非谷土,不得治法,棉种空树。惟婆先知,制为奇器,教民治之。踏车去核,继以椎弓。花茸条滑,乃引纺车。以足助手,一引三纱。错纱为织, 灿如文绮,风行郡国。昔苦饥寒,今乐腹果。⋯⋯”此碑文表达了人民对
这位伟大的纺织技术革新家的崇高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