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
《温热论》作为温病之学术论著,全书词简意深,论析精辟,说理透彻,是中医温病学中一篇具有高度概括、提纲挈领的重要代表作。它对温热病的发生与发展,诊断与治疗,以及预后的顺逆,从原则到具体,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在温病学说中起到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后世不少医家,深受其影响,至今在中医急症治疗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有下述两方面。
- 创立卫气营血辩治大法
叶氏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归纳为卫、气、营、血四个病期,这是对温病辨证、区分病程阶段的重大贡献。他提出诊治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并确立治疗大法,所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其卫气营血的具体论治内容可概括如下:
叶氏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袭卫,首先见到肺经病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渴、有汗或无汗、苔薄、脉浮等, 治疗当用辛凉轻剂。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理,适当调整治法。卫分之邪的传变,大致有两条途径:一则由卫分顺传入气分,一则“逆传心包”, 出现高热、昏迷、谵语等证。
温邪,在卫分得不到外解时,则渐次传入气分。其主要症状为壮热、汗出、烦躁、渴饮、脉大,或腹满便结、苔黄、脉沉实;或见身热起伏、缠绵日久、胸痞脘闷、苔腻、脉濡等。叶氏的所谓气分病证,热势最盛, 治疗时当须突出清法,兼以护液生津(或加润肠通下之品)、轻清宣泄。而叶氏于湿温滞留三焦;温邪挟湿内停,气机郁滞;湿温所致之阳明腑实证,以及伤寒与湿温如何正确运用下法等内容,均有精辟的分析。
叶氏认为,温邪入营,营分受热,往往隐现斑疹;热扰神明则心神不安,烦躁不宁。若挟痰热,每易昏厥、肢体痉挛;阴液耗灼,则舌色红绛。在治疗方面,如初传营分,而气分之邪未尽,舌质红绛,每兼黄白苔,可用清气透营法;舌纯绛鲜色,为包络受病,宜用醒窍法;如神志昏愦,则须加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
病邪从营分深陷血分,病情趋于危重,因邪热炎灼,往往逼血妄行而见耗血动血诸证;阴液消涸,引动肝风,以致痉厥谵妄;若热邪与瘀伤宿血相搏,每变为如狂、发狂之证。叶氏指出邪陷血分,当以凉血散血为治疗大法,再根据风动、挟瘀等情况,斟酌相应治疗措施。
- 察舌、验齿、辨斑疹白■
对温热病的病邪部位、津液存亡、病情轻重以及预后转归等情况,叶氏常通过察舌、验齿等进行辨析。他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体现了他对温病诊断学方面的独特建树,为后世所重视并沿用。
以察舌苔为例,若舌苔薄白,外感风寒;舌苔薄白而干,邪虽在卫, 而肺津已伤;苔白厚而干燥,属胃燥气伤;白苔粘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味甜,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所致;白苔绛底,为湿遏热伏;舌白如粉而滑,舌质紫绛,属湿邪入膜原,主病情凶险。
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仍可清热透表;苔虽薄黄而干,属邪去而伤津;苔黄而浊,脘腹疼痛者,可用苦泄之法;苔黄而滑,为无形湿热中有虚象;腹胀满疼痛,苔黄如沉香色、灰黄色、老黄色,或中有断纹,
均当用下法治疗。
温邪入营,舌色必绛。初传营分,绛舌中尚兼黄白苔,是气分之邪未尽;舌独中心绛干者,为胃热心营受灼;舌尖绛独干,系心火上炎;纯绛鲜色者,乃包络受病;绛舌中心干者,为心胃火燔,劫灼津液;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乃上焦气热烁津。他如湿邪熏蒸、痰邪蒙蔽心包,痰阻舌根、内风掀扰,火邪劫营,热毒乘心,肾阴干涸等病理,其舌诊均有不同的见证,为确立治法提供重要的依据。
至于验齿,叶氏认为在诊察温热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他说:“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对温邪的劫灼阴液,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因胃、肾二经之血,均上走于齿及龈,故病深动血,结瓣于上,阳血色紫,紫如干漆;阴血色黄,黄如酱瓣。他如胃热甚、心火上炎、风痰阻络、肾热津劫等,牙关或牙齿均有不同的见证。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斑疹常现于胸背和两胁间,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前者多属血分,后者多属气分。均为邪气外露之象,宜见而不宜多。色泽方面,大抵红者属胃热,紫者属热极,黑者为胃烂。若色紫而小点,属心包热;点大而紫,为胃中热;黑而光亮,乃热胜毒盛,依法治之尚可救;黑而晦暗,预后不良。在透发斑疹过程中,如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征象;如出现神昏,每属正不胜邪, 或“内隐为患”,或“胃津内涸”所致。
对于白■的望诊,叶氏亦有独到的临床心得。他认为“白■小粒,如水晶色者”,为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须用甘药补之。如“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这些宝贵经验,倍受后世医家所推崇。
另外,在《温热论》中,叶氏对妇人温病,分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等疾患,提出了具体证治。清代名医章虚谷高度评价《温热论》,说此书“不独为后学指南,而实补仲景书之残缺,厥功大矣。”(《医门棒喝·叶天士温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