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玛 窦杨文衡
利玛窦(Matteo Ricci)字西泰,号清泰、西江、大西域山人、利山人、西泰子。意大利传教士。1552 年 10 月 6 日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城;
1610 年 5 月 11 日卒于中国北京。数学、天文学、地理学。
利玛窦的父亲是官员,信奉天主教。利玛窦小时候很聪明,十多岁时, 即有志于神学,进教会学校学习。父亲希望他学科学,于是送他去罗马求学。在罗马学院跟著名的数学教授 C.克拉维斯(Clavius)神父学习数学和实证科学。19 岁那年,他写信给父亲,提出想入耶稣会,深入研究教义, 不愿结婚等想法。父亲收信后,拟前去劝阻他,可是还没有动身就病了, 反复三次都是如此。父亲认为这是天主的旨意,只好打消劝阻的念头。并复信利玛窦,同意他入耶稣会。入会后利玛窦更加用功学习,不论是文科、理科还是道科(即神学)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拉丁文、哲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方面,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立志航海,到东方传教。他向耶稣会长请求,派他去东方传教。当时,非洲和东亚的航海与传教权都操在葡萄牙国王手中,利玛窦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得到葡萄牙国王的批准。1577 年 5 月 18 日利玛窦从罗马动身去葡萄牙首都
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得到了批准和资助。1578 年 3 月 24 日,他从里斯本出发,去印度的卧亚(今印度果阿)。1582 年,由于罗明坚(M.Ru-ggieri)的请求,利玛窦从卧亚调往澳门。到澳门后,利玛窦开始学习汉语,并在范礼安(A.Valignani)指导下,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国家制度和政府组织。1583 年 9 月,罗明坚偕利玛窦由澳门抵达广东肇庆,受到知府王泮的接待。王泮听完他们说明来华的原因后,立即表示愿意做他们的保护人。4 天之后,王泮又通知他们,总督已同意他们在肇庆盖房子。房子盖成后,总督在门口张贴布告,禁止任何人在此扰乱。王泮则赠两块匾额“仙花寺”与“西来净土”。在王泮影响下,肇庆其他官员纷纷与利玛窦交游。但当地老百姓不欢迎,称他们为“蕃鬼”,对他们扔石头。为了避免引起当地百姓的敌对情绪,利玛窦决定暂时不谈宗教, 把主要精力放在士大夫身上。他用高酬金聘请当地有名望的学者介绍中国情况,讲解经书,又用西方科学技术、奇器、方物吸引中国人,博取他们的欢心。为了扩大影响,利玛窦又做了三件事:(1)把肇庆教会图书室公开,让人参观;(2)利用刻印世界地图宣传基督教;(3)展览各种天文仪器。作为笼络手段,利玛窦又把他自制的天文仪器赠送给当地官员。经过上述努力,使基督教间接地在肇庆地区传播,该地也成为利玛窦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立足点。1588 年,新任总督刘继文下令赶走利玛窦。1589
年 8 月利玛窦迁到韶州(今韶关)南华寺。韶州官员对他很友好,使韶州成了他在中国内地的第二个立足点。1592 年 2 月,利玛窦应瞿太素的邀请, 访问南雄,宣传基督教教义,接收入教者。
1595 年,兵部侍郎石某,带领利玛窦越大庾岭北上,到南昌、南京等地。此时的利玛窦不称僧,不穿袈裟,而是自称道人,全身儒装,头戴方巾,身穿童生服,见客时行秀才礼。
1598 年 9 月,利玛窦第一次进入北京城,想争取明朝皇帝的支持。由于走的门路不对,没有成功,几个月后,返回南京。1600 年,他再次来到北京,通过中官马堂向明神宗朱翊钧贡献方物,有大小自鸣钟两架、天主像、圣母像、天主经典、铁弦琴和万国图。这些方物中,神宗最喜爱的是自鸣钟。高兴之余,自然答应了利玛窦要求住在北京传教的请求。1601 年1 月,利玛窦在北京定居传教,直到 1610 年去世。
利玛窦立志在中国长久传教,从澳门到北京,他花了 18 个年头,走了一段艰苦的历程。从实践中他摸索出一条打开中国大门的路子,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基本的交往工具。经过多年努力,利玛窦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能用中文书写文章、著作。
- 深入了解中国的民情风俗,并尽量按中国的风俗习惯活动。最初,利玛窦以为和尚是中国人崇拜的,所以他削发为僧,披袈裟。实际上并非如此,和尚的装束不但不受人尊重,反而招来了麻烦。他及时吸取教训,改成儒者,头戴方巾,身穿童生服,自称“道人”,行秀才礼。这一招符合中国国情,受到中国人的尊重。(3)走上层路线,竭力拉拢和投靠上层统治者直至皇帝。他摸准了中国高级官僚的脾气,一旦发现外国货质量更好, 就喜欢外来的东西有甚于自己的东西。因此,每到一地,便赠送或展览陈列当时中国没有或者比中国质量更好的西洋物品,打动那些官吏及皇帝的心,从而在中国统治阶级内部找到保护人,站稳脚跟。(4)利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影响中国知识阶层。当时中国一些较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为了富国强兵,渴望学到传教士手里的科学技术。他们认为:“苟利于国,远近何论焉?”在交往过程中,这些知识分子成了利玛窦的好友、学生或信徒,成了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柱石。
利玛窦在传教过程中,促成了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他本人也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做出了 5 个方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