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建 寅
曾 敬 民
徐建寅 字仲虎。江苏无锡人。清道光二十五年一月二十九日(1845 年 3 月 7 日)生;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1901 年 3 月 31 日)卒于湖北汉阳。化学、物理学、军工技术、造船。
徐建寅是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者徐寿的次子。他出生在鸦片战争以后, 当时中国正面临西方列强的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对策。在当时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和家学熏陶下,徐建寅在童年时就勤奋好学,善察隐微。从少年时起,就随父亲钻研科学书籍,进行科学实验,立志从事科技工作。17 岁,随父入曾国藩幕府。18 岁,又随父入安庆大营军械所,协助其父和华蘅芳等试制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徐建寅才思敏捷,在设计和造船过程中帮助父亲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难 点。
1867 年,徐建寅随父亲到上海江南制造局继续建造轮船。他先后参加了“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轮船的建造工作。还参与制造枪炮、弹药、硫酸、硝酸、硝棉火药和雷汞等,并曾替代父亲出差四川等地,协助仿设机器局。1868 年,江南制造局附设翻译馆, 徐建寅又与英国人傅兰雅(J.Fryer)、金楷理(C.T.Kreyer)等合作翻译近代西方科技、军事等方面的著作。由于他的多方面才干,1873 年被任命为江南制造局提调。
1874 年,徐建寅奉调天津制造局督办造镪水。他亲自操作,很快造出了价廉物美的硫酸。次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因赏识徐建寅的才能,将他调至山东总办山东机器局。徐建寅到任后,亲操规尺,绘图定造,亲自购置机器,办事效率极高。连英国人 G.J.莫里逊(Morrison)也称赞说,山东机器局“全部系在中国人监督下装配起来的,没有雇用一个外国人。所有的机器都完美地转动着,没有丝毫震荡。这种良好的成果应归功于总办徐
(建寅)。”
1879—1881 年,徐建寅任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赴德、英、法等国考察科学技术,订制铁甲战舰。他在欧洲参观了许多工厂和科研机构,不但了解到德国军队的编制和训练情况,还参观了德国议会,写成《欧游杂录》这部珍贵的科学技术史料。
1886 年,徐建寅被曾国荃调往金陵,督办金陵机器局。在该局,他炼成铸钢,并仿照西方制造后膛抬枪,还仿西洋办法进行人事机构和工资改革。1889 年,他代表曾国荃处理镇江教案,“以一人独当数国,据理辩论,
不亢不卑,未及三月,竟得和平结案”,深受曾国荃赏识。1890 年,他被调赴湖北,会办湖北铁路局,勘探了大冶的煤矿。1895 年,光绪帝特旨召见,派往天津、威海卫,调查甲午战事失败的原因。1896 年,充任福建船政局提调。
1898 年戊戌变法时,徐建寅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农工商总局“督理”, “赏给三品卿衔,一切事件,准其随时具奏”。变法失败后,他借口“扫墓”回乡,从此放弃政治改革的念头,但他热爱科学技术的心却依然如故。1900 年,他被张之洞调往武汉,先任湖北营务处暨教吏馆武总教习,后任
汉阳钢药厂(即武汉兵工厂前身)总办。1901 年 3 月 31 日因试制无烟火药失事,以身殉职。
徐建寅一生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他和傅兰雅等合作翻译了大批西方科技书籍,最早将西方近代分析化学、声学以及电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徐建寅一生著译甚丰,据统计,他的译作共有 25 种,其中《运规约指》、
《化学分原》、《器象显真》、《汽机新制》、《汽机必以》、《声学》、
《电学》、《艺器记珠》、《谈天》、《水师操练》、《轮船布阵》、《格林炮操法》、《德国议院章程》、《德国合盟纪事本末》、《测地捷法》等 15 种已出版发行,其余 10 种,即《汽机尺寸》、《造船全法》、《摄铁器说》、《绘图船线》、《石板印法》、《造硫强水法》、《营城要说》、
《炮与铁甲论》、《年代表》、《德国海军章程》,据文献记载已经译出, 但未出版。他的著作有《兵法新书》、《欧游杂录》和《水雷录要》。另外,他在《格致汇编》上还发表论文 9 篇,译文 1 篇。
徐建寅和傅兰雅合译的许多科技书籍,反映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所选译的大部分著作是 19 世纪 60 年代欧美流行的科技名著。这些著作的汉译,对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现检其要者介绍如下:
《化学分原》是徐建寅和傅兰雅合译的一本化学著作,全书共 2 册 8
卷,附插图 59 幅,约 8 万字,1871 年江南制造局出版。此书原本是 1866 年出版的一本欧洲化学名著,书名为《实用化学及分析化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ractical chemistry, inclu-ding analysis),原作者是英国化学家 J.E.包蒙(Bowman),后经英人蒲陆山(C.L.Bloxam)增订。《化学分原》一书的内容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主要介绍定性和定量分析仪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该书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一本分析化学译著,也是中国近代化学奠基性著作之一。徐建寅和傅兰雅翻译此书时,既无英汉词典可查, 又无旧译化学著作可供参考,许多化学名词术语都由他们新创译名,所以他们的翻译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开创性工作。
《声学》和《电学》是徐建寅和傅兰雅合译的有关物理学方面的两部
名著。《声学》是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声学专著,全书共 2 册 8 卷,出版于 1874 年,原著者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J.丁铎尔(Tydall)。该书详细叙述了声学基本理论和实验内容,比较准确地介绍了许多物理概念,直到20 世纪初,介绍到我国的声学知识基本上没有超过该书述及的范围。《电
学》共 8 册 10 卷,出版于 1879 年。此书英文原本为 H.M.诺德(Nood)编的《电学教科书》(The student’stextofelectricity),该书叙述了电的发明史以及静电学、静磁学、生物电、化学电、热效应、磁效应、电磁感应、电热器、电报、电钟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电学基本知识。《声学》和《电学》都是根据欧洲当时较新的版本译出的,徐建寅的翻译介绍工作,对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远规约指》是徐建寅与傅兰雅合作翻译的第一本书。全书共 3 卷,
插图 136 幅,约 3 万字。原本出版于 1855 年,原著者是英人白起德,内容为初等实用几何学,介绍了作各种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求面积的公式。该书于 1868 年 5 月开始翻译,1870 年出版,是江南制造局最先译出的 3 本书
(另两本是《汽机发轫》和《金石识别》)之一,也是该局出版书籍中销售最多的书之一,它是中国近代数学史上有一定影响的译者。
《谈天》一书的中译本出版于 1859 年,是由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
(A.Wylie)合译的,原本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 J.赫歇尔(Herschel)所著的《天文学纲要》(The outline of astrono-my)。徐建寅于 1874 年将该书补充续译,增加了 1851—1871 年间天文学上的许多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徐建寅续译的《谈天》问世后,曾对我国的知识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徐建寅首次对欧洲的近代工业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将 19 世纪西欧各类工厂和科研单位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引入我国。
1879 年,徐建寅在山东机器局竣工后,以驻德国使馆二等参赞的名义出国考察。此次受命赴西洋考察的具体任务,一是向英、德等国商议订购铁甲军舰;二是考察欧洲各国各类工厂,重点是军火工厂。他是我国科技人员中第一个对西欧近代工业进行系统考察的人。
徐建寅于 1879 年 9 月 21 日搭“扬子”轮船由吴淞口出洋,1881 年 8
月回国。在这 2 年中,徐建寅一方面出色地完成了定购铁甲军舰的任务, 另一方面对西欧工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他深入工厂、矿山,边参观、边记录,及时地撰写了 10 篇专论寄回国内,由《格致汇编》刊登。他还撰著了《欧游杂录》、《水雷录要》两书,介绍了西欧近代先进工艺技术、军工企业和管理制度等。根据《欧游杂录》记载,徐建寅考察了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工厂、矿山和作坊等共 80 多个,详细记录了各个工厂的
规模、设备、生产技术、工艺过程和工厂管理情况,涉及 200 多项工艺技
术。在这 80 多个单位中,制枪、炮、弹药、水雷等工厂有 17 个,造铁甲
战舰工厂 13 个,炼铁、炼钢、炼铜以及开采铜矿等单位共 13 个,制耐火
砖、水泥、瓷器、皮革、染丝、印刷以及机器厂、电机厂、汽机厂等共 23 个,仪器厂(玻璃仪器、光学仪器、千里镜、气象仪器)及化工厂(制油烛、肥皂、香水、硫酸、硝酸、樟脑、硼砂、氯化铵、漂白粉、氯气等) 共 13 个,公共设施和商务学堂、蜡像院等 10 个。此外,徐建寅还参观了
柏林科学院、巴黎矿务院、博物院、基尔天文台等科研单位 10 余处。徐建寅所记录的许多先进的制造工艺,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如制造水泥,我国当时还没有办工厂,徐建寅在《欧游杂录》中详细记录了水泥配方和成分分析数据。毫无疑问,《欧游杂录》所介绍的许多工艺技术,对我国近代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国外考察期间,徐建寅还参观了德国的陆军操练,了解了德国的陆军兵制,访问了德国议院等,并抽暇译出《德国议院章程》和《德国合盟记事本末》两书,介绍德国的议院制度和德意志联邦的沿革和历史,同时表明他赞成维新派开议院、行宪政的政治主张。
- 徐建寅是中国近代造船、制酸、军火等民族工业的创始人之一。前文已经提到,徐建寅早年曾协助其父研制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
号以及其他多种型号的轮船。其次子的岳父孙景康说:“时公(徐建寅) 父方谋造‘黄鹄’轮船,苦无法程,日夜凝思,公屡出奇思以佐之,期年而船成,创从前之所未有,得公之助为不少也。”据此,徐建寅可算作我国近代造船工业创始人之一。又据《格致汇编》1876 年春季卷记载:“近知中国已有两处置铅房造硫强水,皆得其法,所造之强水,可与西国来者相比,难分轩轾矣。一在上海龙华火药局厂,系徐雪村创造之;一在天津火药厂,系徐仲虎造之。其两处所制之强水已足敷两厂之用,无须向西国购办矣。”可见徐氏父子又是我国近比制酸工业的创始人。
徐建寅在其一生的科学活动中,大部分从事兵工生产、管理、研究和考察。早在青年时代,他不仅是其父翻译西书的同道,也是徐寿从事我国近代军火工业研究和生产的得力助手。以后,他在山东机器局任内,主要的技术工作便是制造军火。在出使欧洲时,他特别注意军火工业的考察, 除了写成《阅克鹿卜(现译克虏伯)厂造炮记》和《水雷外壳造法》两篇文章发回国以外,还将参观考察所得,写成《水雷录要》一书。1886 年在金陵制造局时,他又研制生产了“西式后膛抬枪”。1900 年,他被调至武汉,督办保安火药局兼办汉阳钢药厂,肩负起研制无烟火药的重任。徐建寅曾在翻译西书时接触和阅读了西方有关无烟火药制造的资料,在欧洲还考察过硝化纤维炸药的生产过程,所以他具备了承担这个重任的条件。他上任后,不顾个人安危,“日手杵臼,亲自研炼”。经过 3 个月的努力,
到 1901 年春,无烟火药终于研制成功,经试验,“药力颇称充足”,质量“与外洋来之称善者,几无认辨”,“惟烧后稍有渣滓”。徐建寅十分高兴,“复殚精竭思,究加研炼,于二月初六日手自造成数磅,试验竟无渣
滓,即拟开机多造”。1901 年 3 月 31 日,徐建寅在厂监工,亲临拌药房, 不料机器突然炸裂,“屋瓦飞震,地坼十数丈”,血肉横飞,徐建寅和在场的 16 名工作人员,同时殒命。就这样,徐建寅成了中国创建近代军火工业的一名殉道者。虽然在中国研制出无烟火药的第一个人是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的王世绶,制成的时间是 1895 年,但徐建寅在 1910 年的研制工作也是独立进行的,并且徐建寅在技术上的成就不在王世绶之下。所以,徐建寅也是中国无烟火药研制工作中的先驱者之一。
纵观徐建寅的一生,他不仅是多产的翻译家和著述家,而且是洋务运动中一位爱国的科学家。他为人“刚直,无少假饰”,他忧国忧民,不畏强暴,不甘落后,主张既要向西方学习,又不能崇洋媚外,要独立自主, 奋发图强。他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又积极创办本国自己的民族工业,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开拓前 人未涉足的科技领域,并为此献身。他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