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学方面,著有《本草纲目拾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虽然收罗广博,但经过 200 多年的实践, 药学有了不少新的发展,况且《本草纲目》也远非十全十美。赵学敏通过广泛收集经史百家、地方志书、笔记等各种文献约 600 余种所载关于药学的资料,加上自己所采集到的标本及实践经验,大量补充了药物的新知识。在药物的分类方面,他在《本草纲目》16 个分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花部、藤部,成为 18 个分部,使之更臻完善。他的《本草纲目拾遗》共收载药物
921 种,其中 716 种是《本草纲目》未曾收入的。这些药物中,有相当数量是由国外输入的外来药,有些还是他亲自登上外国船只进行实际调查所得的材料。他首次提到的刀创水,类似红汞或碘酒;金鸡纳(即奎宁), 指出此物无形状可考,来自西洋,可以治妇人难产,治“发摆子”,亦即疟疾;镪水,性猛烈,能蚀五金等。类似这样的西药载入传统的本草著作, 开创了中西药汇合的先例。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巨著《本草纲目》正误计 34 条,其中有的是补充李时珍之不足,提出新的材料,有的则明确地指出其错误。他详细地叙述了《本草纲目》未提及的射罔的炮制,所述方法和步骤十分详尽;补充了关于天竺黄的采撮拾取以供药用的史料;对莽草这一当时用来毒鱼的有毒植物的特征,也补充了沈括提供的史料。对于《本草纲目》中混乱的品种,进行了鉴别,其中包括消石和朴消,盐硇和番硇,山慈姑
和石蒜,金锁匙和马蹄细辛,罗勒和兰香,菟葵和天葵,陆英和蒴■,牡丹皮和鼠姑,角蒿和茵陈,大腹子和大腹槟榔,红瑶柱和海镜,稷和粱等等。他还指出贝母有川贝母和象贝母之不同,大枣则南北互异,纠正了所谓铅粉无毒、上池水必须是树臼中水,食茱萸可供食用等错误或片面的提法。他以发展的眼光,明确地指出,自然界的物种是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的。例如白术已经繁殖出鸡腿术、狮子术等新品种。在他的著作中新列入的外来药物很多,包括镪水、倭硫黄、西洋参、东洋参、香草、阿勃参、西国米、阿迷酒、吕宋果等等,体现出中西药兼收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