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季 驯
郭 涛
潘季驯 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正德十六年三月六日(1521 年 4 月 23 日)生;万历二十三年三月三日(1595 年 4 月 12 日)卒。水利学、治河工程学。
潘季驯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潘氏共四兄弟,季驯排行第四。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走向衰落的时期,宦官专权,国力衰微,河患频繁,民不聊生。潘季驯目睹灾难深重的现实,忧国忧民之心渐渐滋长, 渴望自己能干一番报国效民的事业。他 30 岁中进士,先后在江西、河南、广东等地做地方官。由于为官清廉,他离开广东时,老百姓遮道挽留。
明代前期,黄河下游河道十分紊乱,主流迁徙不定,或者北冲张秋运道,或者南夺淮、泗入海。永乐九年(1411),重新疏浚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后,朝廷把保证京杭运河畅通作为治理黄河方针,采取了“北堵南疏”、“分流杀势”的方略。到嘉靖末年,黄河下游在徐州以上向东南分岔一度达 13 支之多,灾害十分严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嘉靖末年开始,经隆庆到万历,他奉三朝简命,四次出任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前后历时 27 年。潘季驯主持治河后,改变了前期专事分流的方略,提出并实行了束水攻沙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经治理,黄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摆动不定的黄河主槽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相对稳定行水达 300 年之久的明清河槽。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七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沛县南北的运河被泥沙淤塞 200 余里。十一月,朝廷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他提出“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理方案,但朝廷只同意疏浚下流。在他的主持下,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挑挖了南阳至留城的新河 140 余里,疏浚了留城以南
至境山(今徐州北)旧河 53 里。次年十一月,潘季驯因母亲去世,回籍守制。
隆庆三年(1569)七月,黄河又在沛县决口,次年七月又决邳州(今江苏瞧宁古邳镇)。八月,朝廷再次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他提出“加修堤岸”和“塞决开渠”两项方针。并认为,根本之计在于“筑近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初步产生了利用双重堤防实现束水攻沙的设想。限于条件,当时只修筑了徐州至邳州两岸缕堤(近河堤)。隆庆五年十二月,由于在治河方针上不同意当权者的意见,潘季驯被人借故弹劾罢官。万历四年(1576)八月,黄河在徐州决口,次年又决崔镇(今属江苏
泗阳)等处。当时张居正在朝廷主事,起用潘季驯。万历六年二月,第三次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兼管漕运,并提督军务。潘季驯在对黄、淮、运
三河进行实地查勘之后,总结前两次治河的经验教训,并认真研究了历代治河的积极成果,他在给朝廷的奏疏《两河经略疏》中,系统提出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治河理论及其具体的工程措施:(1)在清口地区,不准淮河水从洪泽湖东泄,只准尽出清口。这样,既可以蓄淮水之清以刷黄水之浑,又有助于消除淮南和泗州以上的水患。实现这一目标的工程措施,是搞好洪泽湖水利枢纽,重点在坚筑高家堰。这是治理黄淮两河的关键。(2)在徐州至淮安河段,不准黄河决口分流,只许由河堤上的滚水坝宣泄异常暴涨的洪水。这样,既可以实现束水攻沙的目的,又可以避免河道决口漫流之患。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工程措施是高筑徐州以下黄河两岸遥堤,约拦水势;并在崔镇等处适当位置修建减水坝,分杀异常洪水; 修筑归仁大堤,既逼睢水、邸家湖等清水汇入黄河,以助冲刷泥沙,又防止黄河水南射泗州。(3)在宝应、高邮、邵伯等淮南诸湖地区,严防湖水泛滥。这样,既可以维持运河畅通,又可以使高、宝、兴、盐诸邑免受涝灾。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工程措施,是修宝应堤、西土堤,加固邵伯堤等。
(4)在南旺一带京杭运河翻越山东地垒的最高点,节制湖、泉之水走泄。这样,可以集中利用南旺分水岭及运河两边的水量,以利运船通行。实现这一目标的工程措施,是修坎河大坝、何家坝,拦截汶河水入南旺诸湖; 修南旺东西湖、马踏湖、蜀山湖、马场湖、安山湖等五湖界堤,以便储蓄汶、泗河水;同时隔一定距离或在关键位置修建斗门、闸坝,控制运河用水。(5)在黄河与运河交接处的茶城、清口等地,严防黄河洪水倒灌、泥沙淤运河。实现这一目标的工程措施,是增建或改建船闸,并严格启闭制度。
潘季驯按照上述总体规划,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对黄河、运河和淮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共筑土堤 102268 丈,砌石堤 3375 丈,开挖河道二
条,堵塞决口 139 处,建滚水坝 4 座,挑浚运河淤浅 11564 丈,栽护堤柳
832200 株,同时比原计划节省工程经费白银 24 万两。《明史·河渠志》记载说,经过潘季驯这次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出现了“流连数年,河道无大患”的局面。由于治河成功,潘季驯声名大振,被升为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万历八年(1580)六月,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机事务。万历十一年正月,奉调进京任刑部尚书。在此期间,他始终关注和思考着河道的治理。他积极向吏部推荐称职的治河官员并在信中
说:我以治河为命,虽然离任,但好像还生活在河边,思想总离不开黄河。张居正死后,政治风云突变。万历十二年,潘季驯因“党庇张居正”罪被削职为民。
潘季驯革职后,堤防修守日渐松弛。万历十三年(1585),河患又起。万历十六年五月,朝廷第四次任命 68 岁高龄的潘季驯出任总理河道大臣。潘季驯一上任,首先花了两个月时间对黄河、淮河、运河的堤防、闸坝普遍作了一次详细调查。在实际查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整治江苏、山东、
河南三省河防工程的详细计划。他坚持并发展了三任总河时的主张,更加重视堤防的建设,并且提出了利用黄河本身冲淤规律实行“淤滩固堤”的方案,为治理多沙河流又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了“束水攻沙” 的理论和措施。在此期间,他加紧对治河经验的理论总结,加紧对堤防修守制度的建设。万历十六年八月,他上疏朝廷,提出加强堤防修守的八项措施。次年,提出保证黄河安全渡汛的“四防二守”制度。万历十八年, 他积一生治河心血并融汇了前人治河的丰富经验,写成了极为重要的治河专著《河防一览》。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万历十八年以后,潘季驯一直是抱病巡河,以舟代步。当时他已是 70 高龄,按明朝制度即可退休。但因无人接替,朝廷始终不准他离任。万历十九年九月,泗州大水,浸及明朝祖陵。潘季驯仍以病危之躯亲赴泗州巡视水势灾情。翌年正月,潘季驯终于被解除总理河道职务。离任前,他写了一份题为《条陈熟视河情疏》的重要报告。他在报告中除了系统阐述束水攻沙等基本理论外,着重提出治河一定要熟悉河情水势,尊重客观规律,要从地形地势出发,要始终不懈地加强堤防的修守。他认为在当时条件下,“治河之法别无奇谋秘计,全在束水归槽。而束水归槽也无奇谋秘计,只有坚筑堤防”。离任第二年,潘季驯便得了风瘫。万历二十三年(1595),这位在中国河工史上写下光辉篇章的治河专家悄然谢世。
潘季驯在长期治河实践中,吸取前人成果,总结新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理黄河总方略,核心在强调治沙,基本工程措施则是筑堤固槽,以堤治河,遥堤防洪,缕堤攻沙,减水坝泄洪。这样,不仅改变了明代前期在治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流”方略,而且改变了历代在治黄实践中只重治水、不重治沙的片面倾向。他的主要贡献是:(1)把治沙提到治黄方略的高度,实现了治黄战略的重要转变;(2) 提出并实践了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三条措施,即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3)系统总结、完善了堤防修守的一整套制度和措施。
潘季驯的治理黄河思想与实践有几个显著特征。首先,他紧紧抓住黄河沙多水少、年内分布极不平衡的水文特点,使治理方略与措施建立在对黄河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潘季驯以前,治河方针总是以治水为单一目标。而潘季驯则认为不能把黄河问题同一般清水河流等同来看,不能完全采用适于清水河流的方法来治黄。他在《河议辨惑》中答复一些人的责难时说:黄河自“兰州以下水少沙多”,这是黄河的特殊性。他反复强调: “黄河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基于这种认识,潘季驯反对黄河分流,认为“分流诚能杀势,然可行于清水之河,非所行于黄河也。”
第二,潘季驯主张利用水沙关系的自然规律来刷深河槽,达到治河的目的。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的思想都体现了这一点。明代中叶, 黄河泥沙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是,解决泥沙问题的途径,见解却极不一致。当时比较普遍的意见,是主张用人力挑浚或用原
始的疏沙船疏浚。但潘季驯却主张利用自然力。他认为,黄河泥沙“不知几千万斛,⋯⋯纵使其能挑而尽之,堤之不筑,水复旁溢,沙复停塞,可胜挑乎?”如果以水刷沙,则“如汤沃雪”。而要利用水力刷沙,就必须坚筑堤防。“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 一定之理,必然之势”。这就是著名的“束水攻沙”论。他阐述了利用堤防约束水流、提高流速从而增大挟沙能力的道理:“黄河斗水,沙居其六。以四升之水载六升之沙,非极迅溜湍急,则必淤阻。”而“堤固,则水不泛滥而自然归槽。归槽,则水不上溢而自然下刷。沙之所以涤,渠之所以深,河之所以导而入海,皆相因而至矣”。潘季驯不仅主张通过筑堤束水来提高冲刷泥沙的能力,而且提出利用清水注入黄河,稀释浑水,从而提高水流的挟沙能力。他说,黄河和淮河,一浊一清,“俨若泾渭”。“且所借以敌黄而刷清口者,全淮也”。如果失去淮河清水的稀释、冲刷作用, 而“止余浊流(黄河)一股,海口必塞”。潘季驯又进一步提出利用黄河大水挟大沙的特点,淤滩固堤。他建议,在黄河汛期将缕堤适当位置开口放水入滩地。“水进则沙随而入,沙淤则地随而高”。他设想,“二、三年间,地高于河,即有涨漫之水,岂能乘高攻实乎?缕堤有无,不足较矣。” 他试图以淤高的滩地来代替原有的缕堤,并保护遥堤。他称这是“与其以人培堤,孰若用河自培之为易哉!至于人夫桩料,岁省尤为不■诚为上策”。潘季驯解决泥沙问题的思想虽也有其局限,“束水攻沙”尚未能解决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但这一思想却闪耀着科学的光辉。
第三,潘季驯强调治河要有整体观念,要有统筹规划。他说:“治河之法,当观其全。”他面对的是黄河、淮河、运河三者交叉的复杂格局, 因而他的主张和措施总是把三者视为一个整体:既看到三者各自的区别, 更重视彼此的联系和制约。他的这一思想,首先反映在他的《两河经略疏》中,以后又不断进行阐述和发展。他把治河与治漕、治河与治淮、治河、淮与治海口、兴利与除害、上游与下游等多种关系联系起来,通盘考虑, 统一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体规划思想,这就是:“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这一思想表明,16 世纪时期的中国跨流域规划思想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第四,潘季驯始终强调从河情地势出发,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出发来确定治河方针和方法。他在垂暮之年,即将告别河工之际,这样阐述了自己治河方略的实践源泉:“臣自嘉靖四十四年以河事君父者,凡四伍矣。壮于斯,老于斯,朝于斯,暮于斯。或采之舆情,或得之目击,或稽之以往,或验之将来、水有性,拂之不可;河有防,弛之不可;地有定形,强之不可;治有正理,凿之不可。”所谓“采之舆情”就是作调查研究;所谓“得之目击”就是作实地考察;所谓“稽之以往”就是吸取前人的成果;所谓“验之将来”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张和
措施。他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治河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 而不能凭空臆度,穿凿附会。
潘季驯的主要著作有《总理河漕奏疏》14 卷,《宸断大工录》10 卷,
《河防一览》14 卷等。其他河工著作还有《潘司空奏议》,《河防榷》,
《两河经略》,《两河管见》等,但内容大多重复。另有《留余堂尺牍》等书信集,内容也有不少与治河有关。
潘季驯关于治河的理论和措施,首先直接反映在他给朝廷的河工奏疏中。这些奏疏多达 200 余道,是潘季驯四次担任总河、长期治河实践及研究的呕心沥血的结晶。奏疏内容包罗万象,从堤工技术到治河行政,从总体规划到一闸、一坝、一条制度的规定,几乎所有重要河工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反映在他的奏疏中。这些奏疏被后人编辑成《总理河漕奏疏》14 卷。万历八年,潘季驯的僚属曾把部分河工奏疏和别人给潘季驯的赠言汇编成集共 10 卷,取名《宸断大工录》,这是潘季驯的第一部治河书。后来,他以《宸断大工录》为基础进行补充删改,辑成《河防一览》14 卷。此书最集中、最清楚地体现了潘季驯的主要治河思想和措施,它的流传和影响也最为广泛。清代第一任河道总督杨方兴曾评价说:“司河者略能记诵其《河防一览》中一二语,其所设施,便出人一头地。(潘)公之功其旷世而难泯,公之名虽千载亦不灭矣。”《河防一览》约 29 万字,精选了 41 道治河奏疏,其中首任和二任时期的奏疏一道也未收入。由此可知,潘季驯认为三任总河以后的奏疏更能代表他的全面主张。《防河一览》全书内容包括:皇帝给潘季驯的诏书、黄河图说、治水思想、河防工程的关键地点、修守章程、潘季驯本人奏疏、黄河源与黄河决口、古今治河重要文献辑录等 8 个部分。它既全面继承了前人治河的主要成果,又系统总结了潘季驯
长期治河的新经验。它既是束水攻沙论的主要代表作,又是中国 16 世纪河
工水平、水利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此后 300 年的河工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
潘季驯最常说的名言,就是“未经身历,不敢妄言”。这充分体现了他尊重实际的作风。这种作风势必与天神观冲突。所以他说,把治河成败“归天归神误事最大”。他说,所谓“神”,就是“水性”。人掌握了水性,“天心”也会顺应人意。如果治河想靠上天保佑,神灵相助,人的力量就无从发挥了。他还反对迷信书本和古人经验。他非常推崇孟子的一句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潘季驯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是他治河能获得重大成就的思想基础。在潘季驯治河 300 年之后,国际水利界曾对治理黄河下游的方略进行过一些讨论。但是令人惊讶的是, 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所提出的种种治黄方案,并没有超出潘季驯早已论述过的原则。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著名水利专家 H.恩格斯
(Engels)教授对潘季驯的双重堤防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
合理。”这说明潘季驯在世界河工史上也是一位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