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 铁 樵

余 瀛 鳌 蔡 永 敏

恽铁樵 名树珏,别名冷风、焦木。江苏武进人。清光绪四年(1878 年)生;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卒。医学。

恽铁樵出身于官吏家庭,父母早故。幼时依靠族人抚养,初习儒,学习勤勉;20 世纪初,入南洋公学,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1911 年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员;1912 年,受聘主编《小说月报》,译述西方小说。1916 年,恽氏因长子病故,而自己又体弱多病,遂矢志为医,曾问业于晚清名医汪莲石,恽氏悉心探究《内经》及汉代张仲景著述蕴义,旁参诸家学说、西医学理。意在取长补短,弘扬中医学术精华。年 40 余,始在上海市正式挂牌应诊,精于诊治,声誉卓著。当时由于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排斥和取消的政策,恽氏积极参与抗争,撰文批驳种种谬论。特别是余云岫以偏激的西医学理诋毁《内经》,恽氏据理予以反击,笔锋犀利, 为广大中医同道所拥戴。1933 年创办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为培育中医后继人才不遗余力,受业者达千余人之多。恽氏主张多读书,多临证,临床经验相当丰富,尤精于内科(伤寒、温病、杂病)和儿科。

恽铁樵作为先文后医学者,他撰写了较多的医学著作,集为《药■医学丛书》。此丛书包括《论医集》、《医学平议》、《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温病明理》、《热病学》、《生理新语》、《脉学发微》、

《病理概论》、《病理各论》、《临证笔记》、《临证演讲录》、《金匮翼方选按》、《风劳臌病论》、《保赤心书》、《妇科大略》、《论药集》、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神经系病理治疗》、《鳞爪集》、《伤寒论辑义按》、《药■医案》。初刊于 1928 年,建国后亦曾数次出版排印本。

恽氏所撰医著,在民国时期具有较大的影响,现择其重要著作简介如下:

《群经见智录》:此书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 次列扁鹊、仓公医案及有关张仲景《伤寒论》学术研究等内容。并针对余云岫《灵素商兑》(此书内容以攻讦《内经》学术理论为主),撰论予以批驳。

《伤寒论辑义按》:恽氏对日人丹波元简之《伤寒论辑义》有较深的研究。遂以此书为蓝本,将个人学习体会、临证心得,结合丹波氏注文, 另写按语附于其后,并增补《伤寒论》其他注家(包括中日两国学者)的一些注文,书中联系西医生理、病理、药理理论,抒发个人学习《伤寒论》的见解,但其中有附会之论。

《温病明理》:此书着重辨析伤寒、温病之异,介绍中医温病之概念

及清吴鞠通创导之三焦辨证等专题,并对一些重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予以扼要论述。

《脉学发微》:恽氏于此书列述脉学概论、原理,提出“十字脉象”

(大、小、浮、动、数、滑、沉、涩、弱、弦、微),参考前人对这些脉象的描述,结合个人心得予以阐解;并以临床经验为依据,分析促、结、代、浮、沉、迟、数诸脉。他用中西汇通之医学观点介绍脉理,其中或有联系欠当之处,仍不失为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脉学专著。

《药■医案》:此书集中反映恽氏临证案治经验,分伤寒、温病、时病等类。所介绍的医案不乏危重病例,从恽氏医案不难看出,他善于运用经方,适当选用后世方并善于灵活加减,理、法、方、药较为契合。值得提到的是,恽氏经治案例,不论成功与失败,均能以求实的态度予以记述, 对临床医生很有参考价值。

恽氏治医,重视《内经》和张仲景学说,认为这是中医学术临床的根本。但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欧西医学东渐,有人试图将中医学术理论与之融会的年代,故在捍卫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同时,指出中医务须改进。至于如何改进?恽氏提出须先“发皇古义”,“不可舍本逐末”; 但又主张“融会新知”,并提出“欲昌明中医学,自当沟通中西,取长补短”。认为中医应循之“轨道”,必须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什么是“新中医”,恽氏的观点是“渐与古说相离,不中不西,亦中亦西”。这个观点,当时为不少学者所赞许。

自 20 世纪 20 年代始,中医界面临受岐视、被取消的危机,恽氏坚决与之抗争。他的学术思想的主流是既肯定中医的学术理论与经验,又不排斥与西医学说相汇合。对于经典医著所论,他潜心研习,又不泥于旧说, 往往提出个人不同的见解,供读者思考、参阅。对于当时一些医生将西医病名生硬地套用于中医,恽氏亦持反对态度。他从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对中医同道,则提倡学术交流,各抒己见。其著述所阐论的学术思想及其在业医数十年的社会活动,反映了近世中医界为沟通中西医学所进行的努力探索。

在培养人才方面,恽氏亦有较大的贡献。这不只是反映于医学,早在主编《小说月报》的民国初,他就从外界来稿中,慧眼赏识像鲁迅这样的一代文豪,传为文坛佳话。在医学方面,除亲授门生外,恽氏创办了“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还组织编写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函授教材,先后培养了千余人,学员遍及全国各省。须予指出的是,恽氏是我国较早实施函授教育的著名医家,故中医的近代教育发展史,恽氏可以说是一位影响深广、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恽氏的学生中,以陆渊雷、章巨膺等较负盛名。但陆氏的学术观点与恽氏或有不同之处,如陆渊雷曾参与为旧中央国医馆草拟“统一病名方案”,恽氏对此持不同见解,他提出中西医病名不能任意套用。章巨膺在

协助恽氏编写中医函授教材及整理《药■医学丛书》方面均有积极的贡献, 深受恽氏青睐与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