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一个数字!
虽然我想正面结束对品质的赞赏,但是我还有两个负面的说法:第一, 品质的各类术语可能有点难懂,甚至可说有点愚蠢。一开始我以为这些品质术语会是另一个像每月特餐的课程,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不要让它误导你, 原则是不变的;第二,品质必须依赖统计测量,而这个事实在一开始就让我想逃避,因为我不是数学天才。然而,我愈努力尝试去了解统计数字,便发现所有的结果都变得有理可循。现在,我持续使用统计工具,并发现他们绝对是必要的。当你要搜集统计资料或其他形式的资料时(但别只是搜集,要利用这些资料),必须像一名狂热分子,因为那是唯一可靠,可以用来指认客户需求的方法。我想向所有令人赞赏的管理硕士说:统计愈多愈好。对自豪有灵敏直觉的管理硕士候选人,我还有一项忠告:灵敏直觉加上良好的统计会更好。
下一章开始,我会展示一份我们所做的顾客需求调查,我认为它可以证明统计学家所谓的“量化测量”的价值。但是,这章最后我想要确定,读者并没有错过让品质有效用的几个关键。
现在,请你想象一列老式的货运火车(那种燃煤产生动力的蒸汽火车头对我而言已经太古老了,虽然我曾看过照片),它有一个引擎,后面拉着一辆运煤车,然后跟着是一列货车,最后面是一节车务员专用车。就某些方面而言,车务员专用车被安排在最后这一节,就像品质运动之前的美国企业, 总将工作人员安排在最后,几乎可说最不被重视;然而,品质运动将这节车务员专用车和火车头直接连在一起,取代了运煤车,员工就变成推动公司引擎的主要动力。
我想说的是:顾客满意度以及员工满意度是铁道的两条铁轨。长久以来, 施乐客户的满意度都是列在公司最优先处理的项目中,而员工满意度则是列在后几项。但最后,终于有人明了,这两者必须共同存在,不可独重。
本章最开头我提到:对于品质,我个人的定义是要让客户满意。在 70
及 80 年代,我们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点,施乐的营运才会出问题。没让公司员工满意,就绝不可能使客户满意。
有很多经理人会觉得这些话很难听,咽不下这些话。美国有一项传统, 那就是有人爱不自量力地帮闲忙。就让他帮吧,我想这大概是由英国传来的。我们有一句嘲讽性的话说:“假如你够聪明,为什么你会为我工作?”可为这种态度做一个总结。
我重视品质,因为它有效、能使我们成功;因为成功了,所以我对施乐很满意。如果你也希望对你自己现在的工作有同感,就是你开始重视品质, 并以它为工具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