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品质对话

关于品质,我有话要说。它不是完美的,我有两个主要的抱怨要陈诉: 其中之一是品质大师,尤其是戴明博士所不赞成的个人评估。我相信其目的是基于以下的假设:评估会制造压力及不好的感觉,干扰到公司运作的效率。

我完全同意,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非常努力地寻找一个比较合理,而不是恐惧性的个人评估模式。我希望我的员工能够看到他们的卓越表现,是根据一项客观的标准,事先征求他们同意的标准衡量。他们自己的优、缺表现应该完全清楚地显示出来;比尔非常擅长写提案书,但是对未来的展望不够好;南茜在顾客满意度方面表现杰出,但需要多打一些拜访电话。若没有个人评估,比尔与南茜如何了解他们在哪方面需要加强、改进?

没有个人自我评估,施乐无法运作,而我也无法发挥身为管理者的功能。评估的基本目的是指导、顾问咨询,及不断地改进,而不是要打击员工。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自我建设,没有如此做的主管,则必须为员工的失败负担责任。

对于品质,我的第二个抱怨是,品质大师认为要建立品质,就必须扩大控制面,我不同意。根据品质理论而言,经理与员工的比例必须重新调整, 也就是增加工作者的数量而减少经理的人数。如果公司决定授权给员工,并放弃上层控制的官僚作风,这个调整就算合理,但是我认为,假如一个工作小组过于庞大,主管将很难有效地去做指导及顾问咨询,我觉得不超过 1:10 的比例是最适当的。一名经理带领 10 个业务人员;1:7 或 8 会更好。领导者必须了解他的部属,而且要频繁地与他们联络、沟通,而扩大控制面则破坏了这个目的,假若经理根本很少与部属见面或谈话,公司为什么需要他? 经理人并没有发挥顾问、教练,及领导者的功能。

假若施乐能缩小控制权,我将会非常高兴,因为我的老板就不会只是一个高高在上、掌握全盘控制权的人,希望他不会以为我在放马后跑,但我只是需要一个榜样、一位导师、一分依靠,我希望有个人能告诉我:“法兰克, 你的情况变糟了,让我来帮助你改善情况。”

多年以来,施乐的每个销售特区,都必须由地区管理团队来进行年度或一年两度的评估、测试,但是这种评估的价值低得可怜,地区主管会坐下来, 将所有的营业报告看过一次,然后指出你的缺点。这可能是个充满火爆场面的面谈,但是哪个人会笨到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事情已经很糟了?我们都看到同样的数字,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个不景气的一年或一季。而现在,在重视品质的观念下,这种过程的生产力终于大大提升。评估变成是一个指导或咨询顾问的时间,目的在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主管会说:“告诉我你处理的程序,让我们一起找出症结所在。”或说:“你运用什么品质管理的工具来修正这个情况?你是否学习迈阿密地区?他们将这个情形处理得非常好!”

假如你想要在公司发起品质运动,千万不要贸然行动,除非你和其他经理都已经愿意,把那些提到所谓“好管理理论”的教科书丢开,开始实际行动的指导及担任顾问。“九一一经理人”,别问我这个名词来源为何,在施乐,我们用来描述教条式、保守型、独断型的经理,他们永远无法和品质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假若他们不想听部属有什么话要说,便永远不会想听顾客有什么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