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多看、少猜测

我由 5046 机型事件提出的第三个教训——不要为顾客做决定,这句话应

该刻在花岗石上,当成座右铭。我们假设 5046 是顾客想要的机型,但是品质

毕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不然,为什么我们反而能成功地销售 5065 型机器? 我们不会强迫顾客多花三倍的价钱,买一部他们不需要的机器。所以问题的解答是,我们并不如自己想象般那么了解顾客的需求。

这正是品质成败的关键之处。假若你想要在公司建立品质运动,首先必须设立一个能够辨识出顾客需求的反应装置。

举起你的右手,跟着我念:“我将会设立一个能够辨识顾客需求的反应装置。”找一位同僚,说服他与你共同宣誓,如此一来,当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得你必须猜测客户的需求时,你就随时都找得到这位同事,和你共同讨论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相信我,我也常会有猜测客户需求的欲望。我待在这个行业已在 17 年之久,因而我会自认已经非常了解客户想要些什么。不过我还是必须时常提醒自己,多加利用各种不同的管道,如意见调查、统计分析、销售人员的专业判断及观察,以及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增加对客户的了解能力。

每次当你发现自己又在对顾客的需求做猜测时,请你立刻停止,往后退一步,并告诉自己,是否该打电话给答应合作的同僚,告诉他:“在我再度

猜测之前,请阻止我!”

在 5046 机型的案例中,我们自作主张为所有的客户下决定。我们愚昧地一致认同,顾客对价格非常敏感,所以对中价位的机器比较能够接受;不过幸运的是,因为该型机器产生问题,我们被迫回到原点,重新考量这群顾客的需求。但是我们该如何做呢?要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所有人都必须被带回到我喜爱的嗜好——问问题。

你想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吗?最好的办法就是询问他们本人。任何一家未能善用其销售部队侦测顾客需求的公司,都应该尽速找到一位精于处理破产案件的律师;假若你是经理人,你的销售人员就有如眼线,随时向你报告最新的消息;因为他们每天一次,甚至一天数次和顾客接触,假若你手下的业务人员,没有活跃地寻找了解顾客需求的方法,你和你的公司(套句政治术语)就被排除于主流之外。不用政治术语形容的话,你的公司就是又瞎又聋。

我会询问员工那么多问题,原因是希望他们能够养成同样的习惯。他们绝对无法回答我所问的问题,除非他们开始向顾客发问,追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