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青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1. 创设情景,启发诱导,仅举三例说明我们数学教师进行教法改革的尝试。

在讲完绝对值概念之后,让学生回答:|x|=5,求 x,教师巡视后发现, 不少学生只有一个答案 x=5 或 x=-5,为使学生完整理解绝对值概念和解答本题,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块白纸画上一条数轴,并在表示“5”的那个点 A 上涂上浓浓的墨水,然后绕着原点对摺,将会发现,表示“-5”的那个点印上了墨水(假定为点 B)。这便说明:绝对值等于 5,应是 A、B 两点所表示的数, 即±5,学生感到通俗分懂。

为使学生掌握乘方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教师拟一道思考题:23 等于 8, 还是 6?请大家用折纸的方法解答。有的说是“6”,有的说是“8”。然后, 教师用正确的折法说明正确答案是“8”,而不是“6”。因为它表示 3 个 2

相乘,而不是 3 个 2 相加。

有关线段和差倍半作法,是几何图形的初学内容,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内容。几何老师用直木片当作 AB 线段,直竹片当作 CD 线段(比 AB 短), 然后通过竹、木片的不同造形——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完成这方面的作图。

  1. 在试探和议论中,发现新知识。这是青浦经验中,继“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之后的第二个措施。在教学中,我们也作了尝试。

在教学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让学生回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接着,用剪刀剪去一个小的等腰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回答:剩下部份是什么图形,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这样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弄清梯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通过变式练习,促进知识深化。这是青浦教法改革的第三个特点。我

校数学教师都比较注意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我们把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或题组,当作迁移性练习引入新课,以猜想性练习使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排疑解难的巩固性练习使学生学得更加扎实、主动,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我们感到一颗多解是比较实惠的,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使学生融汇贯通。

如一位教师把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第十一节中的例 2 改动一下,变为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题目:设抛物线经过点 A(-5, 0)、 B(-1,0)和顶点 C

(-3,2),试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此题有三种解法:一是一般法,设所求的函数式为 y= ax2+bx+c,将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便可求解。二是用配方法,突出顶点 ,设所求的函数式为 y=a(x+3)2+2,将点 A 或 B 的坐标代入,不难求得 a 值,而确定这个二次函数,三是利用因式分解法,设所求的函数式为 y=a(x+5)·(x+1),再将顶点坐标代入,易求 a 值,

并得结果y = − 1 x2 − 3x − 5 。

2 2

4.把新知识纳入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我们以青浦为榜样,着重研究了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把每一节课放在一个知识单元、一册乃至整个初中教材的背景上组织教学,并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学会学习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智能,还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控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