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式”教学法

  1. 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法的研究。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失去针对性并减弱其实效性。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导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必须以学生为重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能独立地进行“再创造”的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短期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环顾宇内,古今中外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和艺术家,无一不是“青出蓝而胜于蓝”的创造者、开拓者。继承、创造者、开拓都需要勤奋自学,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不论从教育的超前功能,或是未来人才的培养、或是从教学论的观点来分析,重视和强化学法研究,把培养自学能力置于教与学的首位,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云南省昆明市八中李绍亮老师认真研究和学习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提出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提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结合实际,提出“学教式”教学法(即“学”在“教”前)的教改方案,并在两个教学班(一个择优班、一个普通班)进行教法改革的试验、探索,一个周期结束,成绩喜人。实践证明,新教法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保证和强化,学生接收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增强。在数学学习中,开始从“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化; 在回答问题中,由于提供了放大的时空,因此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得以加强,并促进了网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三角的同角关系的测验中,出了一道学生从未见过的条件恒等式的证明题:“已知 tg2α=2tg2β+1,求证 sin2β=2sin2α-1”。 57 个学生中,有 13 个得满分,而其证明均非来源于同一个模式,有 8 种不同的证法思路。例如有的同学从 tg2α=2tg2β+1 入手,变换条件为 tg2α+1=2(tg2 β +

sin2 α

1) ⇒ sec2 α = 2sec2 β而推出结论;有的同学将条件变为

cos2 α =

2 sin2 β + cos2 β

cos2 β =

sin2 β + 1 cos2 β

⇒ sin 2 α(1 − sin2 β) = (sin2 β + 1)(1 − sin2 α)而

推出结论;有的同学从结论入手,作变换 2sin2 α -1=2sin2 α -

2 2 2 2

tg2 α − 1

(cos α+sin α) = sin α - cos

α = tg2 α + 1 而推出结论;有的同学将恒

tg2 β

等式两边分别化为 1+ tg 2 β 而达到证明目的;有的采用分析法证明恒等式等。

多种不同证法的构思,各有特色、不落俗套,表现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显示出其潜在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学教式”教学法,来源于对学法的研究,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置于教与学的首位,是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的挑战,它将“老师教,学生学”,转变为“老师教学生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教的目的不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