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

教学参考书中说:在中学,随着学生理解力的提高,在发展计算能力的同时,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应逐步加强。中学生阶段越来越多的知识,可通过学生预习和复习等环节来掌握和巩固。所以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自学能力,根据自学提要,结合概述内容,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而获取知识。自读过程中,学生既要动脑思考课本内容,又要动手画出重点

语名、定义或有关概念。有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结合老师在助读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序。自读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方式。对于刚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来说,他们不会自读,也不懂得自读的含义。这时老师要领着学生完成这一环节。采用的方法是:

  1. 领读。针对自学提要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阅读课本,一字一句仔细地看,再根据课本内容,完成基本操作题。

  2. 导读。根据提要,指导学生阅读本节内容。主要概念要理解记忆; 公式的推导要了解掌握,能联系实际,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定义或有关概念。

  3. 助读。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老师要以提问题的形式或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提示或启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减少坡度,降低难度。

到初中二、三年级,由于学生已养成自读习惯,也掌握了自读的方式、方法,所以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学会理解,学会迁移,并会用分析类比的方法进行同化,学过一单元或一章后,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的网络图。这不但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规律化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读过程中,老师还可通过桌间巡视,对那些学习有困难, 理解问题能力慢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提示和点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完成自读这一环节。同时还可通过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掌握自读的信息反馈,便于在讲述中掌握尺度。